5「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裏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
6 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7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8 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
耶穌繼登山寶訓之後,引用三個猶太人視作能完滿律法要求的虔敬行為並作出評論。禱告是其中一個題目。耶穌指責當時的猶太宗教領袖言行品格表裏不一,在人面前「扮演」守護律法的敬虔人,背後卻是只想設法維護個人的地位和利益,不惜侵吞寡婦的家產、違反律法(廿三13~14, 23, 25,27~29)。他們又喜歡站在最當眼的地方祈禱來吸引別人的注意,炫耀自己比別人敬虔。耶穌指他們已「得了他們的賞賜」,就是指禱告對他們來說彷彿是一宗交易,他們已藉「演出」達到惹人注目的目的。。耶穌叫人進內室並關上門,那裏多是儲存珍寶的地方,在那裏禱告,表示人與神近距離交流的祈禱,有如珍寶的豐富寶貴,人應當珍惜。「暗中」表示神人的交流是直接而不用別人介入的,不論任何隱蔽處,父神必聽人禱告並回應。然而,耶穌並非反對人作重複的禱告,反對的是像當時外邦人一樣反複誦唸神明的名字以為這樣就能得到神明的垂聽。耶穌要指出祈禱是基於人與神的親近關係,而非利用神來達成自己貪婪的目的。父神在人祈求以先,已知道人的需求,這並非叫人不用禱告,耶穌只是要指出祈禱的最終目的是親近神,尋求神的心意,活出神喜悅的生命樣式。
耶穌指出的禱告態度,也可應用在我們事奉的心態上,事實上,祈禱也可視為一種事奉。有時不少事奉肢體感到灰心失望,那並不一定是事奉的成果未能達到預期理想所致,往往是他們得不到別人的肯定或讚賞時而感到挫敗!肯定和讚賞固然是需要的,但若事奉肢體不自覺地將此視為事奉目的,便自然愛與他人比較,事奉焦點的錯置,事奉便成了追求自我滿足的途徑,最終可能落入耗盡或自以為是的靈性陷阱之中。請我們檢視自己及身邊肢體可有出現這樣的事奉危機呢?
父神啊!祢比我們自己更明白我們生命的真正需要,祢給我們事奉的機會,是讓我們的生命有所成長,在世活得更豐盛,求祢教導我們透過不斷的禱告和學習祢的話語,去努力尋求和配合祢在這時代、這地點、這教會的工作,調校我們事奉的心態,將焦點放在祢的身上,免我們陷入自我滿足的事奉危機之中,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