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的敬虔] 路九 21~27(和合本 2010)- 2025年3月23日

「捨去」為要得生命
路九 21~27(和合本 2010)

21 耶穌切切吩咐他們,命令他們不可把這事告訴任何 人;
22 又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天復活。」
23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24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失生命;凡為我喪失生命的,他必救自己的生命。
25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卻喪失了自己,或賠上自己,有甚麼益處呢?
26 凡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自己的榮耀裏,和天父與聖天使的榮耀裏來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27 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有人在沒經歷死亡以前,必定看見神的國。」

經文淺釋

相信耶穌的門徒,或許是根據當時群眾的反應與態度來理解耶穌的身分。他們目睹耶穌行了許多神蹟,像是使死人復活和餵飽五千人,彷彿以利亞或以利沙這些偉大先知,彰顯了屬神的力量。在門徒中,像激進黨的西門,更渴望耶穌能在政治上奪權。然而,經文卻記載耶穌向門徒預言,祂將在政權上遭受苦難(第22節),然後才會復活。這一預言並非門徒所期望聽到的,可想像到他們會感到失望與困惑。

背起十字架,象徵著受刑者因嚴重罪行而面臨死刑,意味著準備迎接各種拒絕與死亡的挑戰(第 23 節)。當門徒的生活追求世俗所提供的供應、能力與財富時,他們便會喪失真正的生命。然而,當他們效法耶穌,每日背起十字架,卻能獲得真實的生命(第 24 節)。十字架才是真正生命的盼望,呼召之意就是跟隨耶穌所走的道路,與祂一同承受苦難、服侍他人,而非支配和管治他人。惟有如此,才能進入真正的蒙福與榮耀之路。

思想問題
  1. 「天天背起十字架」對我們而言,是被看作一種壓力,還是榮耀神及獲得真實生命的機會呢?
  2. 當我們跟隨耶穌的時間愈長,會否擁有更堅定的心志,捨去個人生命中各種私慾和貪戀呢?
文章分享:葉欣榮牧師(靈光堂)

在職不久,我受到神的感召,決定以半職福音幹事的身分參與高小福音工作,致力在一所小學中建立福音的禾場。雖然心中充滿熱誠,當時卻遭到父母及家人的反對。他們擔心我的薪金微薄,認為在香港這個高生活成本的城市中難以生存,並質疑這份工作缺乏前途,害怕我會被同齡的人超越而產生自卑感。此外,他們亦希望我能回報他們多年的供養。

父母及家人多次的提醒讓我感受到壓力,信心也隨之動搖。回顧當時的處境,似乎找不到一個既能說服未信的家人,又能回應神感召的「兩全其美」的好方法。未信的家人擔心生活質素,而我所關心的卻是天國價值的活現。

耶穌預言自己將被釘十字架並復活,對信徒而言,這是大愛的體現;而對不信者來說,則充滿疑惑與不解。耶穌在經文中表達的受苦與榮耀的觀念,與世俗的價值觀截然不同。跟隨主的我們應在生活中實踐「在世而不屬世」,但有時卻「一手天,一手地」,渴望同時擁有世界與屬靈的生命。

耶穌在經文中所言的生命之道關乎「喪命」,指出祂的名號並不是要帶來榮華富貴。耶穌所指的「犧牲」與「得著」實是一體的,祂的榮耀正是在祂被釘十字架之時顯現。當我在靈修中再思「天天背起十字架」的道理,跟隨主就意味著接受十字架帶來的挑戰,回應神的呼召時,我不應再思考如何「說服」未信的家人或竭力獲得他們的認同,而應對呼召擺上順服的回應。

回首當年,我為投入服侍這些少年人而感恩,如今他們當中有的已成為屬靈領袖,有的在社會中也有所建樹。更重要的是,我深切體會到耶穌改變生命的大能。

禱文

神啊,

願祢常調整我們的心思與情意,也打開我們屬靈的眼睛,讓我們更深明犧牲與捨去的真義。求祢幫助我們入世而不屬世,在學習天天背負十字架的過程中,讓我們渴望的不是被人尊崇,而是得蒙從主耶穌基督來的肯定與讚賞。求祢堅定我們的信心,使我們不致心懷二意,能盡忠效法耶穌基督的生命,走在榮耀的路上。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願祢的國降臨(28天代禱):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