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說了這些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
29 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
30 忽然有摩西和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
31 他們在榮光裏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完成的事。
32 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但一清醒,就看見耶穌的榮光和與他一起站著的那兩個人。
33 二人正要和耶穌分離的時候,彼得對耶穌說:「老師,我們在這裏真好!我們來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他卻不知道自己在說些甚麼。
34 說這些話的時候,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他們一進入雲彩就很懼怕。
35 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有古卷是「我所愛的」)。你們要聽從他!」
36 聲音停止後,只見耶穌獨自一人。當那些日子,門徒保持沉默,不把所看見的事告訴任何人。
在路加的記述中,耶穌登山變像事件,緊接著彼得對耶穌是神所立的基督之認信(九20),及耶穌對彼得認信的回應(九22~27)之後。「這些話」是指耶穌對自己將被害受死和復活的預告,以及對門徒當背起十字架跟隨祂的勸勉。
對於猶太人,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先知,律法與先知是神給他們教導與指引的兩大系統。自從亡國之後,猶太人一直期盼彌賽亞(即基督)的來臨,復興以色列國來拯救他們的民族。門徒實在是難以接受耶穌預告自己將被害受死。耶穌帶彼得、約翰、雅各上山,讓他們看到自己與摩西和以利亞談論自己「去世的事」,向門徒顯明了祂就是神所應許的基督,祂以自己的生命成就救恩乃是神的旨意。
「耶穌本有神的形像」(腓二6),耶穌登山變像顯明了祂榮耀的身分。彼得看見耶穌的榮光,仍稱呼祂為「老師」,並企圖以他自己的方式把這時間延長,反映他的愚昧與無知。「雲彩」是神臨在的方式,神在「雲彩」中吩咐門徒要聽從耶穌,顯明了人不能用自以為是的方法,只能以耶穌教導的方法才能適切回應神的救贖之恩。
- 請回想自己曾經驗過的屬靈經歷。在該次經歷中,神給了你甚麼啟迪?你如何回應神?這經歷對你有甚麼益處,對你有何變化?這變化至今有何進展?
親愛的恩主——耶穌基督,
祢是與人同在的生命之主,是人信仰之路的信靠。
主耶穌,求祢激發我們對屬靈生命成長的渴慕,
激勵我們作出操練的決心;
求祢在我們不明白的時候,給我們啟迪;
在我們疑惑的時候,堅固我們對祢的信心;
在我們軟弱的時候,讓我們感覺到祢的同在;
求祢幫助我們懂得聽從祢的道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