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默想] 詩廿三 – 2025年5月12日

詩廿三(和修版)

耶和華是我牧者
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
2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3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5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淺釋

這很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一篇詩篇。古代近東的君王常被視為牧羊人,「耶和華是我的牧者」亦即表達,詩人承認神是自己效忠的君王,他深信跟隨這位君王便一無所缺。這首詩的開始和結尾都用「耶和華」這名字來稱呼神,而這名字讓人聯想到神呼召摩西,並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救贖歷史。事實上,第2~3節中兩個動詞「領」和「引導」都出現在《出埃及記》第十五章13節,而那是一首讚頌神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頌歌。第2節中的「領」字也出現在《以賽亞書》第四十章11節,在那裏,神亦被描述為牧羊人,帶領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歸回故土。雖然第2~3節好像正在描繪一個平靜安穩的處境,但這兩節經文實際上表明詩人需要神的供應和保護,使他得以存活。這正好呼應第4節「死蔭幽谷」這個黑暗的歷程。在這可怕的外在環境中,「不怕」的原因在於神的同在與同行。詩人深信,經歷這一切之後,神會化身成為筵席的主人,大家必在神的殿中相聚,共享豐盛的愛筵。

默想/祈禱

《詩篇》廿三篇常在喪禮中誦讀,但它不是一篇有關「死」的詩篇,反而是表達神使跟隨祂的人「活」。這反映「生」與「死」,對屬神的人不再是兩件互相排斥的事。請安靜祈禱,讓主聖靈帶領你思想,這點對你面對人生處境有甚麼啟廸?

禱文

主耶穌基督,祢是我們的復活之主。死亡黑暗權勢的威脅雖然籠罩着我們,但祢卻領我們昂然走過,引領我們來到使我們得飽足的青草地,進入那使我們生命不再枯乾的水邊。祢是活着的賜生命者,願祢與我們同在!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