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4日 第十四天 《終末的預備︰個人靈命整理與屬靈生命相連》

總主題︰牧養情懷與生命傳承︰使徒彼得的見證與勸慰

PDF:PDF 文字下載

總主題︰牧養情懷與生命傳承︰使徒彼得的見證與勸慰

前言

耶穌復活之後,便隨即堅固門徒的信心,特意去挽回三次不認祂的彼得。彼得在被接納、被寬恕和被差遣中,從軟弱轉化為剛強。他在破碎中重整生命,活出強大的信仰力量,勇毅地建立起具福音使命的信仰群體,也流露出牧者的慈憐悲憫和謙和順服。

彼得的人生所經歷的起伏,成為了歷代信徒的安慰。他的生命今天仍然繼續說話,鼓勵人放下挫敗和羞愧,在神愛的挽回中接納自己,並在信任降服中向神交出自己。

我們將會以十五天的靈修默想,去認識神所愛的僕人彼得,從中領受聖靈的光照和接受聖道的餵養。

6月14日 第十四天 《終末的預備︰個人靈命整理與屬靈生命相連》

聆聽聖言︰經文︰彼前4:7-11 和修版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
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

默想聖言

彼得以「萬物的結局近了」的「終末的向度」來提醒信徒,要執整靈命和重建屬靈的關係。面對艱難局面的臨近,作者提出五個範疇的重整,那就是「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此相愛」、「互相款待」和「彼此服事」。

他鼓勵信徒在這五方面作為預備,沒有「謹慎自守」和「警醒禱告」,無從活出「相愛」、「款待」和「服侍」的信仰關係和群體的見證。換句話說,「謹慎自守」和「警醒禱告」是生命的塑造,「彼此相愛」、「互相款待」和「彼此服侍」是生命的相連,這些都是面對終末必須要作出的預備。

「警醒禱告」落實在生活之中,便是藉著屬靈的操練來與神相遇,經歷神的同在,放心地把重擔交託神。持久的屬靈操練,就會培養對生命的自省和環境的敏感,覺醒神的介入和工作,謙卑聆聽神的召叫,從而順服神的帶領,帶著神的同在活在當下。

「彼此切實相愛」是以愛作為屬靈爭戰的力量,在逆境中肢體間愛的支持尤為重要。「互相款待」就是彼此切實相愛而有的支援行動,願意具體地回應別人的需要。「款待」是強調彼此「分享和共享」,不拒絕困苦者;既是「有來有往」也是「同在陪伴」。

然而,「互相款待而不發怨言」,是需要甘心,不期待相應的回報。款待而不發怨言,是屬靈生命的美善流露,樂意的款待才會引發互相款待的,這裡明顯地鼓勵肢體以行動來表達愛,不要為自己的付出而宣之於口,把款待的付出和分享交託神便可。

至於「恩賜的好管家」,是指有裝備、有安排和恰當地發揮神所賜下的才幹,並要以僕人的「服事」心態來分享出來。僕人心態的「服事」是謙卑地站在被分配的位置上,對接受服侍的人表示禮貌和尊重,讓人享受自己所付出的服事。因此,自以為是或驕傲地行使恩賜,都不能使受服事者感到欣慰和滿足的。

恩賜的發揮不是為了突顯自己,是為了榮耀神和造就人。每一個人都是有價值,當人不吝嗇自己的恩賜才幹,大家開懷地欣賞肢體的服事,自己又守著自己的崗位,這個群體才會讓人繼續信仰成長,承擔福音的使命,無懼世代的崎嶇。

若我是彼得,我會怎樣呢?

構想我就是彼得,我感受到身處的局勢愈來愈困難,我期望肢體更靠緊神和彼此靠近,不要單打獨鬥,要結連在一起去面對信仰和生活而來的挑戰。一個人的力量非常薄弱,但群體互相扶持的力量卻能堅固弱小。

群體的力量的集結,都是由於肢體們不吝嗇的付出。我非常感謝其他使徒對我的支持,他們無私的同行,使我更有信心的為主作工。我很珍惜與他們患難相扶的關係,耶穌建立和凝聚了我們,多番提我們要彼此相愛。縱使常因意見和做法不同而會遇上合一的問題,但同工間信任的愛終可化解了很多的誤會和衝突。

深願歷代的教會傳承著耶穌的教導,在耶穌犧性的愛的榜樣中,學習彼此相愛、互相款待和恩賜服侍,並隨時等待耶穌的榮耀再來。

在聖言光照中執整生命

 感恩︰有教會生活和弟兄姊妺的關係,感謝很多肢體發揮恩賜使眾肢體得到服侍。

 認罪︰為常單顧自己的事,對款待和事奉有推擋和猶疑而悔罪。

 代求︰為到肢體一方面自身追求靈命健壯,另一方面融入群體彼此相愛互相服侍﹕

 立志︰關顧和回應肢體需要,不吝嗇的分享恩賜去建立教會。

祈禱

每一日我主,我懇求三件事:
我懇求更深刻的認識祢,
我懇求更虔誠地敬愛祢,
我懇求更緊緊地跟隨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