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子在他榮耀裏,同著眾天使來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
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人分別綿羊、山羊一般, 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
於是王要向他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流浪在外,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獄裏,你們來看我。』
義人就回答:『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流浪在外,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獄裏,來看你呢?』
王回答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做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說:『你們這被詛咒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裏去!因為我餓了,你們沒有給我吃;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
我流浪在外,你們沒有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沒有給我穿;我病了,我在監獄裏,你們沒有來看顧我。』
他們也要回答:『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流浪在外,或赤身露體,或病了,或在監獄裏,沒有伺候你呢?』
王要回答:『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沒有做在任何一個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沒有做在我身上了。』 這些人要往永刑裏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裏去。
這比喻的場景是一個終末審判的場景。這分羊的比喻,正正呼應著舊約〈以西結書〉的記載,「我的羊群哪,論到你們,主耶和華如此說︰看哪,我要在羊與羊中間,公綿羊與公山羊中間施行審判。」(結34:17 和修版)。
在巴勒斯坦地,牧羊人在白天會把綿羊和山羊一起牧放,晚上則分別放在不同的羊圈。主耶穌就用這「分別出來」,來表達祂榮耀再來的時候,在祂的寶座上把萬民分成兩類,施行對萬民所作的終末審判。
右邊的綿羊,是代表義人,他們可以承受父神為他們預備的天國永生的福分,而左邊的山羊,是指那些被詛咒的人,他們將承受永火的刑罰。終末審判的標準,就在於萬民如何看待「流浪在外、赤身露體、病了和在監獄裡的」人。
王把「流浪在外、赤身露體、病了和在監獄裡的」人,視為他自己弟兄中最小的,這意味著王視這些貧苦無依者,為他的至親。這些貧窮線下的人,是社會上的邊緣人,社會慣性地把他們遺忘。他們是貧富懸殊的社會的弱者,更是高度競爭的社會下的失敗者。他們的價值被否定、他們的需要被漠視,他們缺乏賴以維生的基本條件。也許,沒有被當作人來看待,使他們也看不起自己。任何人願意回應他們的困境,回應他們的需要,都會得到基督的賜福,承受永恆的神國。
若對照於初期教會受迫害的情況,這些「流浪在外、赤身露體、病了和在監獄裡的」人,就是因持守基督信仰而受逼迫的信徒。「這些事你們做在我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就是指基督視這些因信仰而受苦的信徒,為基督信仰群體內的肢體,在屬靈上生命相連。任何人以愛心和慈憐對待這些受苦的信徒,耶穌都視之為作在祂身上的美事,以神國的福分報答他們。
在我們身處的環境,誰是我弟兄中最小的呢?他們無法回報那些關顧他們的人,他們處於弱勢,資源匱乏,正需要人向他們伸出援手。也許,我們曾經對他們動過慈心,或為之懇切祈禱,但偏偏就是沒有具體的行動。「沒有給他吃」、「沒有給他喝」、「沒有留他住」、「沒有給他穿」、「沒有看顧他」、「沒有去探望」……,這都是沒有愛的行動和沒有行動的愛。
我們稍為動了慈心,接著便塞住憐憫的心腸,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拒絕回應他人迫切的需要。試想,作為上主的門徒,若失去對人的關愛和照料,冰封的心使身處的社會更加涼薄和冰冷。若在神家中,肢體只是表面以禮相待,有需要者求助無門,得不到及時的幫助,那麼彼此相愛就成為了空談和口號了。
終末臨近,基督預告祂將嚴厲地對待那些冷漠無情的人,卻恩待那些關顧弱小無依的人。由此看來,基督信仰是如此強烈地挑戰門徒,以愛心活出信仰的力量,義無反顧地與貧窮、困苦、弱小、無家和被囚者同在,展現出基督信仰的生命力、感染力和盛載力。
慈憐的父神,
感謝祢對全人類的愛,
祢關顧貧苦無依的人,
祢賜福給那些伸出援手者。
祈求祢幫助我在祢的愛中成長,
學會愛己愛人和愛祢,
讓我一生學習愛人如己,
具體地關心有需要的人,
使他們得到適切的回應和幫助。
不要讓我的信仰停在口號的層次,
使我真的為困苦者扎心,
感同身受他們的處境,
肯定他們的價值,
以同行同在來活出信仰的實在。
或許我也會陷在艱難困苦中,
請叫我不怕尋求支援,
開放地接受別人的關顧,
在生命中經歷彼此相愛的實在。
以上禱告奉恩主基督耶穌之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