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默想] 王上三4~9(和修版)- 2025年7月30日

王上三4~9(和修版)

4 所羅門王到基遍,在那裏獻祭,因為基遍有極大的丘壇。所羅門在那壇上獻了一千祭牲為燔祭。
5 在基遍,耶和華夜間在夢中向所羅門顯現;神說:「你願我賜你甚麼,你可以求。」
6 所羅門說:「你曾向你僕人我父親大衛大施慈愛,因為他用忠信、公義、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又為他存留大慈愛,賜他一個兒子坐在他的王位上,正如今日一樣。
7 現在,耶和華-我的神啊,你使僕人接續我父親大衛作王;但我是幼小的孩子,不知道應當怎樣出入。
8 僕人住在你揀選的百姓中,這百姓之多,多得不可點,不可算。
9 所以求你賜僕人善於了解的心,可以判斷你的百姓,辨別是非。不然,誰能判斷你這麼多的百姓呢?」

淺釋

若將王上三1~3視為概論,則第4節是整本〈列王紀〉有關所羅門王朝敘事的第一筆,內容還是丘壇獻祭,卻又讓人瞥見所羅門王朝的鼎盛。儘管丘壇獻祭並不理想,但神仍主動與所羅門相交,由此可見神履行大衛之約的決心。只要想想「阿拉丁神燈」的故事,讀者便立即明白:所羅門在第6~9節所求的的確勝於常人。他先訴諸於大衛之約,顯明他清楚認識自己的身分和角色;他被立既是出於父蔭,更是出於神的恩典。所羅門一直自稱為「僕人」,不但顯出他對神的敬畏,也表明他知道自己在神面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按公義、公平治理神的子民,他更明白這任務難度很高。他所求的只有一件,就是「善於了解的心」,即「能聽的心」(《和合本》舊譯就是「智慧」),目的正是要「判斷你的百姓,辨別是非」。動詞「聽」(shama)就是這裏的關鍵,名詞「示瑪」(Shema),即申六4~9,更是以色列人世世代代信仰的核心。由此角度看,所羅門的確是最稱職的君王。

默想/祈禱

有人會說:所羅門生在父蔭之下,豐衣足食,一無所缺,故此不用向神求別的東西。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人心就這麼知足嗎?你認為所羅門值得欣賞的地方是甚麼呢?

禱文

慈悲的天父:
所羅門的故事提醒我們:當我們所求所想的與我們的人生使命有關,祢絕對會喜悅並且慷慨施予,使我們能把生命活好。無論身分如何,地位高低,我們都從祢領受了一份。但願我們眾肢體都能認清自己在人生不同場景中的角色,且有把角色演好的決心和忠心,並在祢的恩典下不辱使命。奉主耶穌聖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