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默想


  • [格外的敬虔] 詩卅二(和合本 2010)- 2025年4月2日

    罪得赦免,心靈喜樂。
    詩卅二(和合本 2010)

    1 過犯得赦免,罪惡蒙遮蓋的人有福了!
    2 耶和華不算為有罪,內心沒有詭詐的人有福了!
    3 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呻吟而骨頭枯乾。
    4 黑夜白日,你的手壓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力耗盡 (「我的精力耗盡」:有古卷是「田中的殘梗枯乾」),如同夏天的乾旱。(細拉)
    5 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細拉)
    6 為此,凡虔誠人都當趁你可尋找(「趁你可尋找」:原文另譯「在患難」)的時候向你禱告;大水氾濫的時候,必不臨到他。
    7 你是我藏身之處,你必保佑我脫離苦難,以得救的歡呼(「得救的歡呼」:原文另譯「得救」)四面環繞我。(細拉)
    8 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戒你。
    9 你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須用嚼環韁繩勒住,不然,牠就不會靠近你。
    10 惡人必多受苦楚;惟獨倚靠耶和華的,必有慈愛四面環繞他。
    11 義人哪,你們應當靠耶和華歡喜快樂,心裏正直的人哪,你們都當歡呼。

    經文淺釋

    〈詩篇〉第卅二篇是大衛的悔罪詩,表達了他因罪得赦免後的喜樂與感謝。在本篇中,大衛首先宣告罪得赦免的祝福,強調「罪得赦免」是神對人最美的恩典。在第 1 節和第 2 節,大衛指出能得著神的赦免使人脫離罪的捆綁,心中定能充滿喜樂和平安。罪的重擔一旦被免除,人的內心才能得以自由,正如大衛所說,神不再記念我們的罪。

    接著,大衛談到在隱藏自己罪過時所承受的痛苦。他描述了內心的沉重與壓迫,就如「白日炙熱,夜間發熱」。這種罪疚感無法擺脫,直到他承認自己的罪並求告神。神赦免他的罪後,他的痛苦才得以解除,得到了從神而來的安慰和復原。

    大衛進一步教導信徒,悔改和認罪是得到神赦免的關鍵,而神應許願意赦免那些悔改的人。最後,在第 8 節開始,神用柔和的聲音對大衛說話,表示願意指引他走正道。大衛明白,神不僅赦免他,還賜給他新的力量和智慧,去遵行神的旨意。

    思想問題
    1. 當你感到罪疚和沉重時,如何尋求神的赦免與安慰?
    2. 你有定期省察己罪,作知罪、認罪、悔罪、離罪的操練嗎?
    文章分享:周瑞群牧師(肯尼亞華人永光堂)

    〈詩篇〉第卅二篇讓我們看到了人的悔改和神赦免的力量。大衛在詩中表達了從內心因罪沉重,到因神赦免而獲得自由和喜樂的心路歷程。對於每一個曾經歷過被罪疚感壓住的人來說,這詩篇無疑是一種安慰和鼓勵。我們對大衛的痛苦並不陌生,每個曾面對自己內心罪擔的人都會經歷到。

    大衛在詩中提到「得赦免的福」和「罪惡蒙遮蓋的福」,強調神赦免的偉大。罪的捆綁讓我們無法自由,內心的沉重使我們無法得享平安。大衛說:「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骨頭枯乾。」這種心靈的壓迫,正是我們在不認罪、不悔改時所經歷的痛苦。或許我們可能會掩藏罪行,但只有在神面前真誠承認,才能獲得真正的釋放。

    我也曾有類似的經歷。幾年前,我因錯誤的決策而感到深深的愧疚和沉重,試圖逃避神。當嘗試若無其事地努力禱告,但心中滿是自責和不安,懷疑神不會再接納我。然而,當我真誠地向神悔改時,祂的寬恕如同陽光照進我的心,內心的重擔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法言喻的平安。

    大衛強調,悔改是得到赦免的關鍵。我們往往隱藏自己的錯誤,覺得神會遠離我們,但〈詩篇〉第卅二篇教導我們,當我們先悔改和承認自己的罪,神的赦免必像清泉般滋潤我們的心靈,使我們得著新生。大衛提到神的應許:「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赦免不僅僅是寬恕,更是神帶領我們走向新生命的開始。當我們悔改,神不僅赦免我們的過犯,還願意引導我們走在祂的道路上。神的引導幫助我們走出困境,避免重蹈覆轍。

    我個人也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每次我感到愧疚和無助時,我會回到神面前,尋求祂的寬恕。神總是以出乎意料的方式賜下力量和智慧,幫助我走出困境。祂的引導如同一道光,照亮我前行的路。

    大衛提醒我們不要像無知的馬或驢那樣愚鈍,無法領受神的引導。我們的驕傲和自以為是,常常令我們無法真正悔改,甚至抗拒神的引導。當我們放下自我,謙卑地向神尋求,我們會發現祂的引導如溪水般清澈,帶領我們走向自由與平安。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了神對悔改之人無盡的恩典和慈愛。神不僅赦免我們的罪,還引導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我們只需真心悔改,承認自己的過犯,神必定會以赦免與引導回應我們。我們也應學會反省自己,倚靠神的恩典,走在祂的道路上。

    這首詩篇給我們的最大安慰是,無論我們犯了多大的錯,只要我們真誠悔罪回轉,神基於祂豐盛的慈愛與恩典,仍會接納我們,叫我們有新的開始,生命得到重整與更生。

    禱文

    親愛的天父,

    感謝祢赦免我們的罪,使我們在祢的恩典中得以釋放。求祢幫助我們常常反省自己,勇敢地承認我們的罪,悔改歸向祢。求祢引導我們走在祢的道路上,使我們在祢的愛中得著平安和喜樂。願聖靈時刻提醒我們,不讓罪惡再掌控我們的心。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願祢的國降臨(28天代禱):第十一天

    閱讀全文 →
  • [格外的敬虔] 路十八 9~14(和合本 2010)- 2025年4月1日

    基督信仰真誠的宣揚者
    路九 51~ 56(和合本 2010)

    51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決定面向耶路撒冷走去。
    52 他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進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作準備。
    53 那裏的人不接待他,因為他面向著耶路撒冷去。
    54 他的門徒雅各和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有古卷加「像以利亞所做的」)嗎?」
    55 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有古卷加「他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而是要救人的性命。』」)。
    56 於是他們就往別的村莊去了。

    經文淺釋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決定面向耶路撒冷走去。」「被接上升的日子」是指耶穌救贖的工作完成的時候,包括祂的死亡、復活和升天。祂決意離開加利利,開展受苦之旅,而旅程的終點是耶路撒冷,為要堅決實現父神藉著祂的犧牲來救贖人類的計畫,讓那些仍活在黑暗中的世人得以見到光明。

    在耶穌的時代,基於過往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長期仇恨的歷史背景,兩族人沒有往來(參約四 9),甚至互相鄙視。耶穌早知門徒會被撒瑪利亞人拒之門外,然而,祂仍要到那裏去,藉此訓練門徒在挫敗中仍堅守善良及仁愛之心,預備他們日後在傳福音時承受挫敗的能力,磨練他們堅忍的傳道心志。「從天上降下烈火」是對褻瀆神之人的審判(王下一 10 ~ 12)。然而,雅各和約翰二人的話反映出,他們因被拒絕而心生忿恨,其中更摻雜了猶太人對撒瑪利亞人的偏見和歧視,毫無半點善良的心,這內心的惡絕不是傳道者應有的心性與態度。反之,惟有出於善良和仁愛的心懷,將自己心中的黑暗清除,門徒才能把耶穌所託付的福音使命完成,這就是耶穌要轉身責備他們的原因,也說明了耶穌來的本意是「拯救」而不是「燒滅」。換言之,主耶穌踏上受苦之旅的同時,也帶領門徒走上生命被修剪之路。

    思想問題

    「作主門徒」就是跟從耶穌,即按神的心意而活,具體的行動就是甘願把自己生命主權交給神,不再自作主張,並放下不合神心意的想法與做法,願意順服神話語的教導與引導。今天,我們作為耶穌基督的跟從者,對昔日「耶穌轉身責備門徒」一幕,有何感想與反省呢?

    文章分享:陳淑嫻牧師(永光堂)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這意味著耶穌將要把大使命交託給門徒,讓他們延續耶穌在地上的福音使命。那麼,耶穌差門徒入村,就是要讓他們經歷被自己看不起的人拒絕,讓他們看到自己內心的不善與邪惡,然後以真道來糾正他們。門徒須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來約束自己,使血氣不再主導自己的生命,才能對他們的主「看得深、看得真」,明白耶穌基督為何願意突破和穿越神聖與凡俗的界線,來到這個紛亂的世界,並為罪人踏上十字架的苦路。因為這不是世上短暫的個人或種族恩怨情仇,它涉及人類永恆的本性與命運得以改變的福祉。換言之,從「面向」耶路撒冷走到「轉身」責備兩個門徒,耶穌是為了培養他們對罪人懷有悲憫的心,好讓他們能勇於面對將來在履行福音使命上所遇到的逼迫與挑戰。

    回想起我修讀神學一年班時,在一間公立醫院院牧部接受臨床牧關訓練的片段。當時初出茅廬的我充滿熱誠,當我走進病房時,見到一位躺在臨時病床上的伯伯,便走近他身旁,向他打招呼說:「伯伯,我係醫院的實習院牧,來關心你!」伯伯隨即坐起身,瞪著眼睛,並大聲回答說:「關心、關心,醫好我就係關心!」之後,他背向我躺回床上。對於伯伯的不領情,而感到不是味兒的我,打算以後頭也不回這病房,並心想:「留待其他院牧來關心他吧!」其後,我反問自己:「我為甚麼會申請作院牧實習,學習對病患者的關懷與服侍 ? 我的初心何在?」 被自己心靈的迴響當頭棒喝後,翌日我再探訪這位伯伯,但只見一張空床。詢問護士時,忙碌的她邊行邊回答:「走咗啦!」然而,至今我仍不清楚「走咗啦!」的實意,是「離院」還是「離世」?

    於是,我只好以禱告記念他。日後,我才漸漸體會病人的心聲:「有誰明白我的處境?有誰會聆聽我的感受呢?這個時候,我多麼渴望有一個懂得關心人的人來到我床邊,這對我是多麼的有意義!」

    英國聖公會蘭賽大主教(Archbishop Michael Ramsey)曾說:「惟有當基督徒願意走出原本的生活圈,置身於那些懷疑者的困惑中、向提問者的問題作出解答、引領迷失者走出孤獨時,他們才是真正在談論、傳揚基督的信仰。」

    禱文

    慈愛的主耶穌,
    祢是神賜給世人最大的禮物,因為只有祢是人的救主,能引領人走出罪的權勢與生命的黑暗,步入永世。故此,懇求祢保守我們能作個堅守善良並有仁愛之心的跟從者。惟有心中充滿對人的關愛、對生命的著緊,才會看見沒有神的生命是何等的無望。懇求祢激發我們時常抱有傳福音的心懷,緊握每次分享福音的機遇。阿們!

    願祢的國降臨(28天代禱):第十天

    閱讀全文 →
  • [格外的敬虔] 書五 9~12(和合本 2010)- 2025年3月31日

    故事、生命線、里程碑
    書五 9~12(和合本 2010)

    9 耶和華對約書亞說:「我今日將埃及的羞辱從你們身上除掉了。」因此,那地方名叫吉甲(「吉甲」意思是「除掉、遠離」),直到今日。
    10 以色列人在吉甲安營。正月十四日晚上,他們在耶利哥的平原守逾越節。
    11 逾越節的第二日,他們吃了當地的出產,就在那一天,吃了無酵餅和烘過的穀物。
    12 他們吃了當地出產的第二日,嗎哪就停止了。以色列人不再有嗎哪了。那一年,他們就吃迦南地的出產。

    經文淺釋

    吉甲的經歷說明神子民的故事已經踏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雖然上一代以色列人已經離開埃及,但他們在心性品格、屬靈視野上仍舊活得像一個奴隸一樣狹隘,對神不信、不忠,最終自取其辱,在曠野飄流並離世,白白錯過了進入迦南地的機會。所以這份「埃及的羞辱」在以色列人中一直未能除去。

    直至新一代的以色列人過了約旦河,正式踏進迦南地,並在吉甲透過行割禮,表明全人,甚至全民與耶和華立約,他們的行動表明他們滿懷對神的信賴,雄心壯志,預備在應許之地那裏按律法的教導建立屬神的家園。不單如此,他們開始不用再倚靠嗎哪的供應,而是享用當地的出產,以當地的出產製作無酵餅,一同守逾越節,於是這個記念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日子更被賦予歡慶神實現應許的意義!可見,新一代以色列人開始流露作為神子民應有的生命樣式,「埃及的羞辱」真正從他們身上「除掉」了。如此,神子民的故事將要開展新的篇章!

    思想問題
    1. 嘗試為自己畫一條生命線,神是如何帶領你人生走過不同的里程碑?
    2. 正如神的子民踏入了新一個里程碑,今日在主耶穌拯救人脫離罪惡權勢的福音運動上,我們可以怎樣改變自己、擺上自己,與弟兄姊妹踏入下一個里程碑?
    文章分享:方煒濤牧師(永光堂)

    「繪畫生命線」是當代常用的一個反思工具,讓人透過回顧一生中的各樣事件,從中整理自己的生命,反思自己的人生方向和意義。近年我在不同場合都遇到有同工或弟兄姊妹主持「繪畫生命線」,但我在這些回顧的過程中愈來愈發現,「聖經故事」在我生命中是一個重要的主題。

    我不是出生於基督教家庭,但身邊總有一些基督徒跟童年的我分享信仰。在小一的時候,媽媽替我和妹妹安排了一位信奉天主教的補習老師,這位哥哥每次補習後也會跟我們分享聖經故事,教我們祈禱,令我津津樂道。只是後來這位哥哥搬家,便沒有再聯絡了。

    在我小四的時候,我和妹妹也跟一個同學參與觀塘一間教會的基督少年軍和主日學,當時我不太喜歡步操集隊,卻對每次主日學關於亞伯拉罕的故事感到著迷。本來我也想繼續上教會,不過這次是我要搬家,所以輾轉我也沒有再上那間教會了。

    後來我在中一暑假參與了永光堂少年團的聚會,並決志信主。我由聽別人講聖經故事到自己親身讀聖經故事,除了有牧者、導師助導,弟兄姊妹的牧養同行,這些聖經人物都透過他們正面和反面的故事指導我應如何走過青春期的成長歲月,漸漸我的生命經歷轉化,由一個只懂打機、不懂與人相處的小男孩,成為一個牧養人、領人歸主的傳道人。這是小時候的我從沒想過的!

    更有趣的是,神如今巧妙地引領我參與兒童、少年人、大專生的服侍。因著永光小學的成立,教會的福音運動開展了一個新的里程,我比以往有更多機會接觸小朋友,甚至有分跟他們分享聖經故事。看著他們單純而燦爛的笑容,心盼神能用得著我,為他們提供一個能和聖經故事相遇的平台,好讓他們的生命亦能被聖經故事所啟發。

    最近有一位協助教會更新主日學課程的姊妹提出一個啟發性的問題:「我們期望廿五年後有怎樣的教會領袖?」眼前這些小朋友,廿五年後他們很有可能就是教會的領袖。在今年大齋期,讓我們靠著神的幫助,致力改變我們生命中,潛藏各種會妨礙小朋友認識神的壞脾性,以致我們可以成為促進下一代認識神的屬靈同行者,帶領下一代踏入下一個福音運動的里程。

    禱文

    慈愛的天父,

    感謝祢在我們一生中的拖帶引領,縱使世界變幻,祢在人類歷史的作為總不停止。求祢幫助我們對付自己的壞脾性,能夠成為別人,以及下一代的屬靈同行者,讓更多未認識祢的人能與祢相遇,生命得以改變。感謝祢!

    祈禱奉主耶穌名求,阿們!

    願祢的國降臨(28天代禱):第九天

    閱讀全文 →
  • [格外的敬虔] 路九 43下~45(和合本 2010)- 2025年3月30日

    拒絕愚昧,常常覺醒主話語
    路九 43下~45(和合本 2010)

    43下 眾人正驚訝於耶穌所做的一切事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
    44 你們要把這些話聽進去,因為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裏。」
    45 門徒卻不明白這話,其中的意思對他們隱藏著,使他們不能明白,他們也不敢問這話的意思。

    經文淺釋

    當耶穌「所做的一切事」顯出「神的大能(或譯威榮)」,人群都正在「驚訝」耶穌所做的神蹟奇事時(第43節),耶穌頓時向門徒作出一個呼籲:「要把這些話聽進去」(第44節),這句是路加獨有的記述,為要強化耶穌所說之話的重要性。看來,耶穌是特意將注意力轉移至祂將要受的苦難上,再一次向門徒論及「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裏」,預告祂將要走上十字架的道路。短短兩節經文,把耶穌的身分與使命透過祂的榮耀與受苦緊接地展示出來。然而,耶穌榮耀的身分與甘願受苦的使命,兩者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的。

    接著來到第45節所刻畫的情節,描述門徒「不明白」耶穌以上所說「這話」的意思,而似乎耶穌的話語「其中的意思」又是向他們「隱藏著」的,若故意不讓門徒明白神的心意與計畫。除了刻意的暫時性隱藏,門徒對著耶穌也「不敢問這話的意思」。因此,對於主耶穌再一次向門徒預告祂將踏上受難之路,門徒「不敢問」的呈現,就如實地反映他們的愚昧與無知。

    思想問題
    1. 耶穌多次向門徒提及自己要走十字架的道路,目的是為何?
    2. 對於神重複地向你揭示祂的心意,你會如何回應?當中會否曾經歷內心的想望與神的旨意存在差異?你又會如何跨越呢?
    文章分享:胡凱澄牧師(筲箕灣堂)

    第九章的經文段落,耶穌令眾人都詫異神的大能,原因來自耶穌連續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彰顯祂的榮耀(第18~36節、37~43上節):從使徒彼得宣認耶穌為「神所立的基督」(第20節),到耶穌「面貌改變」(第29節)且「在榮光裏顯現」(第31節),以及耶穌趕出在孩子身上的污靈,門徒不能「把那靈趕出去」(第40節),耶穌卻「把孩子治好」(第42節)。

    耶穌大能的顯露後,祂隨即預言「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第22節);耶穌又在榮光顯現時,與摩西和以利亞談論自己「去世的事」(第31節)。然而門徒對耶穌的回應卻是:「我們在這裏真好」(第33節),這是因為他們仍不明白耶穌已預告將踏上十架之路;門徒領受了所賜的能力,仍不能施行醫治,是因為他們仍屬於那「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第41節)。

    第43下~45節的段落,耶穌再次提及祂所經歷的苦難,並提醒門徒祂甘願受苦以實踐使命的心志從沒變改。而耶穌「將要被交在人手裏」(第44節),這是因為祂來的目的乃是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然而門徒仍舊「不明白這話」(第45節)的意義。耶穌要求門徒「要把這些話聽進去」(第44節),是對他們的命令:門徒必須認真聆聽、並不斷思索和回想耶穌的受苦與死亡。

    耶穌抓住機會再次教導門徒祂曾經傳授的真理:祂必須被交在人手裏,必須經過十字架上受苦至死之路,來成全神的計畫。耶穌所行的神蹟以及祂所展露的威榮,都不能攔阻祂「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8)。耶穌的話簡單易明,但門徒既不理解,又「不敢問這話的意思」(第45節),像未能跨越心中存在對耶穌的想法與期望,而不願進入神的真道與啟示之中。

    耶穌對門徒的召喚會否發生在我們身上?對於神向我們說重複的話,我們會否經歷信心動搖、心存偏執的狀態而錯過神的旨意?願我們常常覺醒主話。

    禱文

    慈愛的父神:

    我們來到祢面前,求祢幫助我們向祢降服,誠心向祢坦露我們信心的軟弱與心思的偏執。求祢介入我們的生命,除去一切攔阻我們明白祢旨意的罪,憐憫我們,赦免因我們的頑梗而得罪祢,求祢幫助我們拒絕愚昧、常常覺醒主話,忠心回應祢。

    禱告乃奉耶穌基督之名。阿們!

    願祢的國降臨(28天代禱):第八天

    閱讀全文 →
  • [格外的敬虔] 第一週的回顧 – 2025年3月29日

    第一週的回顧
    省察

    請用幾分鐘重看本週的六段經文,重溫令你最深刻的字句以及從經文、默想、文章和祈禱中得到的領受。

    聆聽聖言

    讓我們聚焦主耶穌第一次預言自己受難的經文:

    21 耶穌切切地吩咐他們,命令他們不可把這事告訴任何人,
    22 又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天復活。』」
    (路九21~22・和合本2010)

    文章分享:李佩盈宣教師(永光堂)

    回顧第一週的經文,經文都對信徒的價值觀發出挑戰:

    在路九21~27,門徒目睹耶穌行許多神蹟,又受群眾愛戴,他們怎樣理解耶穌預言自己反而要「受許多的苦」、「被棄絕」和「被殺」,甚至門徒要跟從和效法耶穌呢?

    在賽五五1~9,對於一群在巴比倫落地生根,甚至不切身感到自己被擄的猶太人,他們如何重新審視甚麼才是值得他們追求的價值,決心重建家園和信仰呢?

    在路九28~36,門徒目睹耶穌登山變像中所展現的榮耀,他們怎樣理解真正的榮耀是在天國中有分,即要下山完成神所託付給自己的使命呢?

    在詩一四三,詩人如何在感到絕望之時,仍然堅信神沒有放棄祂,仍然對神死纏爛打和不肯放手呢?

    在弗一15~19,保羅明明正身處囚禁之中,何以在書信中沒有半點埋怨,仍然充滿感恩呢?

    在伯廿四12~17,在看似神對世界罪惡和荒謬的事無動於衷的景況下,詩人何以沒有放棄信仰,仍然選擇與神對話呢?

    明知道前頭是苦路,卻仍堅持倚靠父神走下去,這是耶穌在預言自己將要受苦與受害時,給予我們所有跟從祂的人的榜樣。耶穌清楚這條受苦的道路也是榮耀的道路,是對那惡者的權勢絕地反擊的道路。耶穌也清楚「受許多的苦」、「被棄絕」和「被殺」都不是最終的結局,「第三日復活」才是。

    我們的信仰路上都充滿著以上經文所表達的挑戰與掙扎:要跟從主耶穌受苦、要在聖俗之間追求信仰的價值、要承接福音使命、在艱難時仍然求告神、心懷感恩、在看似神不在場的情況下仍然相信神在場……雖然我們明知道一點也不容易,但願主耶穌的榜樣激勵我們,在信仰路上同樣堅持信靠父神走下去。

    禱文

    親愛的主耶穌,

    感謝祢為我們這群軟弱的信徒作了堅定的榜樣。願祢在我們想為自己多保留一點時,激勵我們效法祢捨己;在我們不自覺地安於這個世界時,重燃我們對信仰的火熱;在我們追求從人而來的肯定時,提醒我們追求從祢而來的肯定;在我們面對從人、從環境,以及從這個罪惡的世界而來的壓迫時,願祢幫助我們總是注目在祢身上,單單倚靠祢,也為祢去走這條信仰路。阿們!

    願祢的國降臨(28天代禱):第七天

    閱讀全文 →
  • [格外的敬虔] 伯廿四 12~17(和合本 2010)- 2025年3月28日

    大家認為對的都是對的嗎?
    伯廿四 12~17(和合本 2010)

    12 在城內垂死的人呻吟,受傷的人哀號;神卻不理會狂妄的事。
    13 「又有人背棄光明,不認識光明的道,不留在光明的路上。」
    14 殺人者黎明起來,殺害困苦人和貧窮人,夜間又作盜賊。
    15 姦夫的眼等候黃昏,說:「沒有眼睛能見我」,就把臉蒙住。
    16 盜賊黑夜挖洞;他們白日躲藏,並不認識光明。
    17 他們全都看早晨如死蔭,因為他們熟悉死蔭的驚駭。

    經文淺釋

    這是約伯在廿三和廿四章中發言的一部分。經文開始時提及在城內受傷垂死、哀號呻吟的,正是上文中那些孤兒寡婦和貧窮困苦的人,而「狂妄的事」則是指這些弱者在社會中被有權有勢有財的人剝削和掠奪的情況。「又有人背棄光明」應譯作「他們是背棄光明者的一分子」。「他們」所指的,不是另一批人,而是上文中那些欺壓者。「背棄光明者」就是那些在心中不辨別、不認識、不認同、不接受光明道路的人,他們的行為、他們的人生偏離光明的軌跡。約伯列出殺人者、姦夫和盜賊作為「背棄光明者」的實例,正好對應於「十誡」的第六、第七和第八誡,分別代表拆毀別人的生命、破壞別人的家庭、謀取別人的財產。約伯形容,這些人分別在天未亮的黎明時分、在太陽下山的黃昏、在大家已熟睡的黑夜之中行惡,藉黑暗來掩飾自己邪惡的行為。這些人懼怕光明的早晨來到,他們日間要躲藏起來,因為他們所作的事全都見不得光。

    思想問題

    具體而言,我們今天正面對著甚麼「狂妄的事」?在這些「狂妄的事」中,我們是受壓迫者?還是我們也直接或間接參與在壓迫別人的過程之中?

    文章分享:郭志榮牧師(總監督)

    今天的經文把大部分篇幅用來描述殺人者、姦夫和盜賊的行徑,給讀者印象,就是約伯好像想指出社會的治安非常惡劣:不僅盜竊問題嚴重,還時常發生命案。與此同時社會道德敗壞,夫婦之間缺乏忠誠,婚外情極為普遍。

    大家有這個錯覺,是因為《和合本》把第13節的開頭譯作「又有人」,以致讀者以為約伯要在今天的經文中談論到另一批人的問題。然而,正如上面「經文淺釋」中的解釋,「又有人」應譯作「他們」,而「他們」就是指約伯在上文中指控的欺壓者。因此,約伯在這裏並沒有轉換話題,他的發言仍舊是針對社會不公義、無依無靠的弱勢社群被欺壓和嚴重剝削的狀況。

    約伯想表達的是,這些欺壓者的行徑跟謀殺、姦淫和盜竊本質上相若,都是徹底背棄了光明的人,違反了十誡——就是以色列民與神所立的生命約下的要求。

    欺壓者或許會為自己辯護,堅持自己所做的沒有甚麼問題。他們可能會真心相信,這只不過是正常的買賣,你情我願,雙方都接受,怎能跟盜竊、姦淫甚至謀殺等相提並論呢?甚至社會也曾遍認同,有「能力」的人靠自己的「聰明」和「本事」,賺取到更多財富,是天經地義、最平常不過的事情。欺壓者即使知道自己對被剝削者有不公之處,但也可能覺得這些「經濟活動」一向如此,他們只是跟著「前人」的做法,沒有甚麼大不了。

    約伯的控訴讓大家醒悟,不要以為只有那些明顯的罪行(如謀殺、姦淫和盜竊等)才是罪,很多大家習以為常、視之為理所當然的行徑同樣也是邪惡的。由此可見,不要以為,大家都判斷是正確的事情就一定是正確的。有些大家都吹捧為有價值的東西,實際上可能只是盛著「可憎之物」的「金杯」(參箴十七)。

    例如,現代人都希望經濟繁榮、物質豐富,都高舉個人的權利,也認為追求自由是最寶貴的。然而,大家卻不要忽略了,繁榮的經濟和豐富的物質背後,其實是人心靈的空洞無力。也要看到,個人的權利被高舉的背後,是個人主義、自我中心的思想的無限擴張。而對自由的追求,有時又會成為了不負責任和放縱私慾的藉口。

    弟兄姊妹,這是否正是我們今天生命的光景?

    願主聖靈以聖經話語來啟迪我們,引導我們辨識何謂正確之事——不是按我們心中的標準,而是根據神話語的教導——以辨明祂眼中看為正的事情,並加力及引導我們作出正確和堅定的抉擇。

    禱文

    親愛的天父,

    願祢的聖靈內住在我們心裏,以祢的話作為我們腳前的燈和路上的光,引領我們跟隨祢的教導而不是單憑我們自己心中的標準或所謂理性的判斷,以辨識祢眼中看為正的事情。願祢把實踐的力量加給我們!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

    願祢的國降臨(28天代禱):第六天

    閱讀全文 →
  • [格外的敬虔] 弗一 15~19(和合本 2010)- 2025年3月27日

    逆水何以行舟
    弗一 15~19(和合本 2010)

    15 因此,我既然聽見你們對主耶穌有信心,對眾聖徒有愛心,
    16 就不住地為你們感謝神,禱告的時候常常提到你們,
    17 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把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賜給你們,使你們真正認識他。
    18 照亮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他呼召你們來得的指望是甚麼,他在聖徒中所得榮耀的基業是何等豐盛,
    19 並知道他向我們這些信的人所顯的能力是何等浩大,這是照他的大能大力運行的。

    經文淺釋

    以弗所城是一個繁榮、多元的城市,保羅曾在以弗所傳道接近三年,建立以弗所信徒。經文所記的是保羅為以弗所信徒所作的祈求,充滿著感恩與信心,也看得出保羅與以弗所的信徒關係親密。信中充滿感恩與喜樂。然而,寫信的當刻,保羅其實正身處牢獄之中。

    身陷囹圄,正常人大概會埋怨失落。可是,當刻仍在囚的保羅所著眼的,卻不是失去自由的自己,而是惦念遠在他方正為福音奮鬥的信徒。他為以弗所信徒感恩,又祈求他們能在父神豐足的恩典中持續成長。保羅所看見的並非自己眼前的當下,而是那按著父神的大能大力所實現的未來。這未來正由以弗所教會的信徒信靠神而締造,正如父神透過基督成就祂的心意一樣。

    此外,保羅在禱告中祈求父神讓信徒真正認識祂,這認識包含三個面向:
    一、信徒因呼召而得的指望;
    二、父神能在聖徒中所得榮耀的基業;
    三、父神向信徒所顯現的浩大能力。

    思想問題

    我們因父神的呼召所得的指望是甚麼?父神能在我們當中得到甚麼榮耀的基業?父神向信祂的人所顯現的浩大能力是怎樣的?

    文章分享:林𦘦楓牧師(迦福堂)

    今年的《格外的敬虔》以《路加福音》中,基督預言自己受苦的記述為主幹。這些預言代表甚麼?預言代表主耶穌對受苦之事,早就心裏有數,早就知道此事有如逆水行舟,困難重重。事實上,人人都希望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並以此趨吉避凶。然而,主耶穌有此能力,卻非用於逃避受苦。

    本篇靈修以「逆水何以行舟」為題。逆水何以行舟?問的可以是「為何」。「明明知道事情困難,為何仍然迎難而上?」對主耶穌來說,答案明確不過:因為祂所受的苦,是按著父神的心意,為了將要成就的事而作。對主耶穌來說,這是避無可避的現實,也是祂降生塵世的任務。雖然逆水,但祂仍必須行舟。

    「逆水何以行舟?」亦可以理解成:「如何能在逆水中行舟?」按保羅所言,答案也是明確不過,就是靠父神的大能之力。以弗所信徒雖然可愛,但他們仍然只是軟弱的人。以弗所信徒的可愛不可能成為保羅逆勢而行、逆水行舟的動力。故此,保羅的指望,並非對信徒有信心所以確信他們能在人生中盡忠,而是確信父神的旨意必在歷史的洪流中透過信徒的群體而成就。正如保羅在〈以弗所書〉所言:「要照著所安排的,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裏面同歸於一。」(弗一10)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然而我們卻能按祂的心意而行,為祂成就大事。2025年對於迦福堂來說是重要的一年,因為我們在總監督及永光區會的支持下,已經落實了購堂的安排。如此時勢購堂,有人可能認為是逆水行舟。然而,逆水中我們仍然懷著信心,因我們的生命中一直經歷著上主改變生命的大能,祂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事實上,世界的大勢從來都掌握在上主手中。如果我們是按上主的心意而行,逆水,又何妨呢?

    願我們懷著堅定的信心,相信父神的手仍在歷史中全然的掌權,推動整個世界的前進與運作;又相信主耶穌基督也必再臨於世,施行終極的審判,賞善罰惡。如此,我們才能在上主的恩典與牽引中持續成長,對祂的認識天天加增。願我們按神的心意在塵世中堅守信仰,在逆勢中堅持以真道抵抗世界的洪流,直至我主耶穌督再來之時。

    禱文

    慈愛的天父,

    我們感謝祢的眷顧與愛憐,叫我們能與祢相遇。祢讓我們認識祢、生命不斷經歷祢的大能大力,又讓我們的信心一步一步的被祢建立,讓我們知道祢正是那位掌管人類歷史,又充滿慈愛公義的大能者。我們願按祢的旨意在世活著,逆流而上,願祢堅固我們!

    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願祢的國降臨(28天代禱):第五天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