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好討厭他,他講我的秘密講俾人聽!唉!他經常都係甘,他是個無信用的人,他日後一定有報應!」
- 「寬恕真的那麼難?我都向他道左歉啦,他仲吾睬我!」
- 「我覺得系阿媽做錯在先,她嬲我都無辦法,但點解反而要我say sorry?」
(耶穌說:)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
耶穌在這段說話之前,為古人的律法教導作了註解,祂指出,那些向弟兄動怒的人,心裡已是徹底拒絕了他們的弟兄,違背了律法的總綱「愛人如己」。耶穌以此為基礎,從「你(們)向弟兄懷怨」擴展至「弟兄向你(們)懷怨」,意味著耶穌教導門徒,若發現自己與友人的關係「有嫌隙」,便應先與友人彼此寬恕和好,才再來獻祭,即敬拜上主,否則上主也不會悅納。
值得注意,耶穌的表達基本上沒有先考慮誰對誰錯,這正與我們生活經驗有點衝突。一般來說,別人冒犯了我們,我們會要求,做錯事的一方真誠認錯及悔改,甚至接受適當的懲罰,然後,當我們作為被冒犯者討回了公道,我們才較容易說出寬恕的說話,期待「大家和好如初」的大團圓結局。換句話,我們傾向追求定奪是非對錯,先於一切。
你會問,我們先去定奪是非對錯,那有甚麼問題?讓我們從以下兩個角度去思考。
從神的角度,主耶穌不是「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8,可參 10月27日的靈修默想)?神在耶穌基督裡表達很清楚,神愛世人,不計較人有多壞多惡多不義,就算人還沒有悔改,也未接受到應有的懲罰,耶穌基督完全甘心情願寬恕所有人,為所有人犧牲生命。從神在基督裡的作為,我們看見那份寬恕及和好的決心,先於一切。神對人先有寬恕及和好的決心,不代表神不會定奪是非對錯,因為主耶穌也是「審判的主」,祂明言會在再來的那日審判世界。
從人的角度,我們感受被冒犯及受到傷害,如果我們慣性地視自己為「對」為「善」為「義」,對方就是為「錯」為「惡」為「不義」。我們只從自己的觀點去指證對方,加上無法忘記所受的傷害時,我們容易對事情重述時「加鹽加醋」,甚至將對方「邪魔化」。這時候,我們作為被冒犯者便開始懷有加害他人的意念,若果我們有能力及權力時,我們為了討回公道,甚至做出一些冒犯他人的言行。這些意念有機會促使我們進行「新一輪」傷害他人的言行。換句話,被冒犯者跟冒犯者一樣都需要警醒、悔改。
你會問:被冒犯者是受害者,有甚麼地方需要悔改呢?當我們作為受害者,我們從思想神在基督裡的大愛,可以發現,寬恕及和好的決心,先於一切。我們對冒犯自己的先有無條件的愛和接納,讓我們與基督的想法及眼光一致,我們才看到對方也是在罪中無力自救,也警覺到自己的「計較」及「自義」心懷,甚至「報復」意念,急著要作「審判的主」。這悔改讓我們貫徹始終地活出主耶穌的教導,以不計較及不對等的愛,去追求寬恕與和好。大家,就是不論冒犯者或被冒犯者,因著主耶穌的愛,都能在罪的權勢中,一同得到釋放、和好!
回顧最近一件被冒犯的經歷。你當時有甚麼想法及感受?今天的經文對你有甚麼提醒?在下次崇拜以先,你有沒有什麼和好的行動需要嘗試嗎?請藉著禱告,向主耶穌傾訴,求祂記念。
親愛的主耶穌,
祢認識我們作為罪人的軟弱。在人際的磨擦中,我們常以受害者的心態,計較及自義,甚至無意中做出了加害者的言行。很多時,我們甚至假冒為善,心裡接受祢「寬恕別人」的教導,實際上卻沒有貫徹始終。求祢憐憫及寬恕!求祢幫助我們,跳出受害者的角度去理解人際的磨擦,努力效法祢去愛他人,主動去修補人際關係的嫌隙,作和平之子。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