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聽耶穌講比喻] 2024年9月12日

第12天:兩個兒子的比喻
比喻出自《太21:28-32》和修版

有一件事,你們的意見如何?一個人有兩個兒子。
他來對大兒子說:『孩子,今天到葡萄園裏做工去。』
他回答:『我不去』,以後自己懊悔,就去了。
他來對小兒子也是這樣說。他回答:『父親大人,我去』,卻不去。
這兩個兒子是哪一個照着父親的意願做了呢?」他們說:「大兒子。」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因為約翰到你們這裏來指引你們走義路,你們卻不信他,稅吏和娼妓倒信了他。你們看見了以後,還是不悔悟去信他。」‭‭‬‬‬‬‬‬‬‬‬‬‬‬‬‬‬‬

比喻的場景

這比喻的場景,是耶穌在聖殿教導時,卻被祭司長和長老作出粗暴的干預,他們來質疑耶穌教導真理的權柄從何而來(太21:23-27)。經過幾番對話後,耶穌便用比喻來揭示這些宗教領袖的生命真相,直指「稅吏和娼妓倒比你們先進神的國」。

這個比喻,是以耶穌的提問作為開始。當時耶穌的語調,就好像是請教他們般,祂說︰「有一件事,你們的意見如何?」然後就一口氣把比喻講完。講完比喻後,耶穌再問︰「這兩個兒子是哪一個照著父親的意願做了呢?」。祭司長和長老自自然然的回答,冷不防的跌入了耶穌為他們預設的處境中,而他們的回答成為了他們對自己的指控。

比喻的教導

比喻中的兩個兒子的表現剛好相反。大兒子起初拒絕父親的指令,不肯進入葡萄園工作,後來卻深深悔悟,於是便履行了父親原先的吩咐。至於那小兒子,爽快地答應了父親,並清楚的回答「父親大人,我去」。小兒子的回答既尊重又正面,當時一定令父親老懷安慰;可是,原來這小兒子是能說不能行,最終沒有兌現他對父親的承諾。

簡單的說,大兒子是「話唔去又去」,小兒子是「話去又唔去」。對於父親來說,大兒子曾經令他氣憤和失望,但他後來卻在懊悔中回轉,在葡萄園中工作,令本來失望傷心的父親欣喜和快慰。相反的,小兒子卻使那對他滿有期待的父親失望,他「賣口乖」的所為,傷透了父親的心,「講過唔算數」是對父親的權柄的公然蔑視。

若你也置身現場,就如當時正在聽比喻的祭司長和長老,照常理也會同樣回答,就是「大兒子才是照著父親意願去做的兒子」,而不是那個「口甜舌滑」和「得個講字」的小兒子。

耶穌正正指出比喻中的小兒子,就是祭司長和長老。他們沒有把施洗約翰的宣講放在心中;對於「天國近了,你們當悔改」的宣告,也只是留在聽的層次,妄想他們會進一步在真理的宣講下悔改,更不會因信福音而「走義路」。「走義路」,就是把掛在口邊的義,真實地行在腳下活在人間。

相反,那些被宗教領袖所輕視和拒絕的稅吏和娼妓,他們反而接受了約翰的教導,並且悔悟和決心擺脫自己的惡,願意重建與神的關係,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他們因接受神在生命中的掌權和帶領,使他們把握當下,可以更實在地經驗到神國的能力,並且應許得以進入比喻永恆神國的葡萄園。

可見,僵化的宗教運作,使人只是維持外在的信仰表達或身份,卻沒有實質地尊神為大,實際上是拒絕神和敵對神。唯有真心悔悟己罪,重新讓神在自己的生命中掌王權居首位,才會有從神而來的能力,在這罪惡的世代行義和成義。

比喻對生命的提問
  1. 我信主多年了嗎?我像小兒子嗎?
  2. 我的慣性信仰模式,讓我變得僵化和形式化嗎?
  3. 我的信仰使我愈來愈對人採取批判的態度,而對軟弱的缺乏慈憐和挽回嗎?
  4. 我可以成為第三個兒子嗎?又答應又實踐嗎?
  5. 這個比喻給我怎麼樣的提醒?
  6. 若要為這個比喻給個貼切自己處境的名字,我會以什麼命名呢?
以經文為禱文

親愛的父神,
懇請祢原諒我的罪,
我常自以為是,
用屬靈的言辭來為自己的惡作出狡辯,
又常論斷別人以為真理在自己那邊。
我為到自己的醜陋羞愧不已。
祈求祢赦免我外顯的惡,
寬恕我隱藏的罪,
領我從悔悟中破碎回轉,
徹底地把生命交給祢。

請一次又一次從迷路中領我回轉,
不要讓我在信仰的路上一再迷途,
叫我謙卑地跟從祢的腳蹤,
不致偏行己路。

懇請祢讓我天天靠近祢,
好好地與祢建立關係,
做一個表裡一致的基督徒,
把聖言活在生命之中,
成為可以見證祢的生命之道。

禱告奉主耶穌的名字,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