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認識聖經提及過的食物,引發我們讀經的興趣,開闊我們的屬靈視野。
新約有那裡提過麥餅呢?
若果你搜尋一下,<約翰福音>之6章9節及13節就提到五餅二魚神蹟的「餅」就是「麥餅」。今天我們聚焦於一個鏡頭,就是五餅二魚神蹟前耶穌跟門徒安得烈的對話,並思考當中的屬靈意義。
耶穌在加利利沿岸傳道時,許多人見耶穌行了許多神蹟就跟著耶穌。有一次,耶穌看見許多人來到聚集,就問門徒如何餵飽他們。
<約翰福音>6章9節
8有一個門徒,就是西門‧彼得的兄弟安得烈,對耶穌說:9「在這裏有一個孩童,帶著五個大麥餅、兩條魚,只是分給這許多人還算甚麼呢?」
其實,在安得烈帶一個孩童來以前,腓力對耶穌的回應是:「買餅的錢不夠。」腓力的思考很實際,要有食物,首先要有錢,況且,現在人那麼多,拿八個月的工資來買餅來給群眾吃,也不夠。
安德烈的貢獻是領了一個帶著五個大麥餅和兩條小魚的孩童,原文「孩童」卻是「少年人」。只有《約翰福音》特別提到這些是大麥餅,而大麥餅是當時窮人吃的廉價食品。有學者認為,這個細節讓人聯想到《列王紀下》4:42-44中記載的神蹟。先知以利沙又來到遇上饑荒的吉甲,神使用了先知以利沙去講一個人帶來的初熟大麥做的餅二十個給眾人吃,但僕人疑惑問:「這麼少食物夠一百個人吃嗎?」先知以利沙說:「拿給眾人吃吧!因為上主說好了,大家必吃飽,還剩下!」這次呢,安得烈像列王紀故事的那僕人一樣都在疑惑:「食物太少了,怎夠吃啊!」
相對於腓力,安得烈更實際,在群眾中現湊些簡陋的食物,雖然安得烈仍然有疑惑,安得烈成功找到一個少年人,願意將自己所有的小量食物,奉獻出來,交到耶穌手中去安排。這裡至少有三個屬靈道理:
- 安得烈主動尋找願意分享食物的人,並帶領他們來到耶穌面前,結果大家一起見證了五餅二魚的神蹟。同樣地,當教會領袖願意發掘並鼓勵身邊的人參與服侍基督,並與他們同行,就能一起配合耶穌的救贖工作,經歷神蹟。
- 那位少年人願意將自己的五個大麥餅和兩條魚交給耶穌,雖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成為神蹟的工具,餵飽了五千人。同樣,當信徒願意將自己的時間、才能、金錢等資源交給耶穌使用,這些資源就能被大大增添,用於福音工作,讓更多人經歷神的恩典,得到心靈的滿足。
- 面對食物不足的問題,安得烈和那少年人可能心存疑惑,但他們選擇將問題帶到耶穌面前。這不僅是信心的行動,也幫助他們克服疑惑,並在過程中經歷信心的成長。同樣,當信徒參與福音工作時,可能會遇到資源不足的挑戰,但這正是推動信徒採取行動的機會。只要踏出信心的一步,疑惑就會減少,生命也會因此不斷成長。
親愛的主耶穌,
感謝祢,祢知道我們的缺乏,又以適當的方式回應我們的需要。懇求祢幫助有信仰行動去減少疑惑。我們希望像那位少年人一樣,樂意奉上自己的所有,又像安得烈一樣主動帶人到祢面前,一起見證祢的慈愛與豐盛。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