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人和惡人的結局
1 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那行不義的人。
2 因為他們如草快被割下,又如綠色的嫩草快要枯乾。
3 你當倚靠耶和華而行善,安居地上,以他的信實為糧;
4 又當以耶和華為樂,他就將你心裏所求的賜給你。
5 當將你的道路交託耶和華,並倚靠他,他就必成全。
6 他要使你的公義如光發出,使你的公平明如正午。
7 你當安心倚靠耶和華,耐性等候他,不要因那道路通達的和那惡謀成就的心懷不平。
8 當止住怒氣,離棄憤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
9 因為作惡的必被剪除;惟有等候耶和華的必承受土地。
10 還有片時,惡人要歸於無有;你就是細察他的住處,也不存在。
11 但謙卑的人必承受土地,以豐盛的平安為樂。
39 義人得救是出於耶和華,在患難時耶和華作他們的避難所。
40 耶和華幫助他們,解救他們;他解救他們脫離惡人,把他們救出來,因為他們投靠他。
詩人勸誡人,即使看見「作惡的」和「行不義的」人生活過得愜意、順利,也不要因此「心懷不平」及「嫉妒」。詩人並沒有繼續解釋,卻輕描淡寫地指出「作惡的」和「行不義的」人在世上只是一個短暫的出現,不足掛齒(2節),隨即把讀者的目光轉向另一種生活形態,那是高舉神主導、順服神,生命焦點以神為依歸的人生。「行善」(3節)泛指神所悅納的言行,看為正的事。詩人沒有保證待人處世以神為首,就會得到舒適和安逸的生活,但詩人明確指出,這樣光明磊落的人必要成為黑暗中的曙光,照亮被罪惡權勢充斥的世代(6節)。換言之,就是為神的主權臨在,為神不變的應許而作見證,不讓世人以為罪惡得勝。第7~10節再次回到「心懷不平」的教導,「還有片時」此語有當頭棒喝之用,強調世界一切也有時限,儘管人的肉眼看來是漫長的日子,但在神的永恆之中卻是眨眼之間。原來詩人極力提醒人,不要在「怒氣」與「憤怒」中作出錯誤的抉擇,最終讓自己陷入「作惡」的網羅而不自知,更重要的是,為了計較短暫人生的得與失,卻失落了永世的福樂,那是得不償失的。
慈愛的天父,我們承認有時我們的心會被嫉妒、不安和疑惑佔據,甚至忘記祢是那位掌管萬有的神,求祢赦免我們的軟弱,賜我們一顆安靜等候的心,讓我們能以祢為樂,專注於祢的應許,靠著祢所賜的力量行善;幫助我們在逆境中信靠祢,在順境中不忘記歸榮耀給祢,願我們的生命成為祢恩典的彰顯,並在等候中得著祢所賜的安穩與喜樂,使我們知道,生命最大的滿足是來自於與祢有緊密的關係,奉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