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的敬虔] 賽四三16~21 – 2025年4月7日

在過去與未來之間活在當下
賽四三16~21(和合本 2010)

16-17 那在滄海中開道,在大水中開路,使戰車、馬匹、軍兵、勇士一同出來,使他們仆倒,不再起來,使他們滅沒,好像熄滅之燈火的耶和華如此說:
18 「你們不要追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
19 看哪,我要行一件新事,如今就要顯明,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江河」:死海古卷是「路徑」)。
20 野地的走獸要尊敬我,野狗和鴕鳥也必尊敬我。因我使曠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賜給我的百姓、我的選民喝。
21 這百姓是我為自己造的,為要述說我的美德。」

經文淺釋

經文描述神曾經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特意用了不同語態的動詞。「使他們仆倒,不再起來」的動詞是未完成式的,表達神開展了祂的作為,正在行動;緊接著「使他們滅沒,好像熄滅之燈火」的動詞是完成式的,表達神的作為已經完滿。這個語態的組合是要帶出,但凡是神所開展的,必然會完滿。

神的子民總是活在神所開展的、不斷在進行並邁向完滿的作為之中。因此,經文提醒神的子民不要留戀舊事,以致自己無法看見神在當下和未來的作為。這幾節經文寫於被擄時期前或期間,神的子民若然著眼在民族出埃及的「威水史」,在比較之下難免認為被擄的處境被比下去。不過,若然他們著眼在成就「威水史」的神,就能期待神新而又新的作為,並且看見自己當下可以配合神的機遇。神在過去從紅海開出道路,在將來能夠反過來從荒蕪之地開出道路,甚至江河,完全超乎人之所想。神的子民帶著開放的心去配合神的作為,就是與神同工去將新的局面帶到當下,被神使用去彰顯祂的作為。

思想問題
  1. 面對過去,神在甚麼事情上提醒我們放手,擺脫過去對自己的捆綁呢?
  2. 面對未來,神在甚麼事情上提醒我們放手,將未知交託在祂手中呢?
文章分享:李佩盈宣教師(永光堂)

當我們面對未來太多的未知而感到憂慮時,我們的過去,尤其是美好的過去就成為一個非常穩妥、讓我們可以逃避進去的安舒區。

當我知道要寫關於這段經文時,我首先感到遲疑,因為我於早幾年的《格外的敬虔》已經寫過同一段經文,認為自己未必會有新的洞見。然而,當翻看自己當年寫下的一句「不要因為眷戀舊事,以致框限了自己的視野,看不到神在當下甚至將來所要做的新事」,當年的自己迫使當下的自己不得不接受這小挑戰。而在我完成以上的「經文淺釋」,再回看當年所寫的後,赫然發現神的話語果真歷久常新。

回看過去並非壞事,重要的是不要陷於過去的「黑歷史」或「光輝歲月」,以致拖垮自己走不下去。回看那些不堪入目的「黑歷史」,不妨感恩神帶領自己走過那些艱難的路,並使我們有所成長。回看那些值得懷緬的「光輝歲月」,也應感恩神在我們身上的奇妙作為,讓我們得到那些原本單靠自己無法達成的成就。無論過去我們認為是好是壞,神都帶領我們走過,並將這些經歷塑造成今天獨一無二的我們。

面對充滿未知的將來,最容易的逃避方法就是停留在過去,不去做自己做不來的,避免「黑歷史」重演,也逃避正視自己的幽暗;並且重複去做那些自己做得來的,期望「光輝歲月」再臨。經文提醒我們將焦點從過去發生的事情和對未來的憂慮,轉回到使萬事互相效力的神身上。神要在我們身上做新事,也透過我們創造新的局面。

「新」意味著未知,必然超出我們所知所想。而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這位在過去一直引領著我們的神,會親自完滿祂的作為,在當下的每一步都會帶領著我們,我們就有勇氣與盼望前行,一步一腳印。

禱文

親愛的父神,
感謝祢藉耶穌基督的救贖,賜予我們生命新的可能性。我們對於過去會有驕傲或遺憾,對於未來或會有憂慮。祈求祢破碎我們的舊我,更新我們的生命,使用我們在每一個當下去配合和經歷祢新而又新的作為。
我們如此禱告,是奉靠耶穌基督得勝的名字,阿們!


願祢的國降臨(28天代禱):第十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