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同一天,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子去;這村子名叫以馬忤斯,離耶路撒冷約有二十五里。
14 他們彼此談論所發生的這一切事。
15 正交談議論的時候,耶穌親自走近他們,和他們同行,
16 可是他們的眼睛模糊了,沒認出他。
17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一邊走一邊談,彼此談論的是甚麼事呢?」他們就站住,臉上帶著愁容。
18 兩人中有一個名叫革流巴的回答:「你是在耶路撒冷的旅客中,惟一還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裏發生了甚麼事的人嗎?」
19 耶穌對他們說:「甚麼事呢?」他們對他說:「就是拿撒勒人耶穌的事。他是個先知,在神和眾百姓面前,說話行事都大有能力。
20 祭司長們和我們的官長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釘在十字架上。
21 但我們素來所盼望要救贖以色列民的就是他。不但如此,這些事發生到現在已經三天了。
22 還有,我們中間的幾個婦女使我們驚奇:她們清早去了墳墓,
23 不見他的身體,就回來告訴我們,說她們看見了天使顯現,說他活了。
24 又有我們的幾個人往墳墓那裏去,所發現的正如婦女們所說的,只是沒有看見他。」
根據(路廿四13~24)記載,以馬忤斯的故事開始時是充滿了憂愁、絕望、疑惑。在經文中,復活主顯現的對象是門徒中的兩個人,但他們並非十一使徒,他們一個名叫革流巴,另一個更是沒有名字的。從耶路撒冷步行到以馬忤斯的兩個人,是灰心喪志的門徒。然而,他們不該有灰心的理由,因為他們已聽過婦女們從天使得知耶穌已復活的喜訊的,只是他們並不相信,故此,他們只好面帶愁容地離開耶路撒冷。事實上,連門徒都以為耶穌是帶領他們推翻羅馬政府的管治,為他們建立地上有形的國度的彌賽亞。當他們知道耶穌在十字架上被釘死,他們的理想就隨即幻滅了。因為他們不知道,「唯有耶穌的死,才得以成全神終極的救贖。」
門徒自以為已掌握了耶穌身上所發生的一切。然而,他們不僅不知道耶穌彌賽亞的真正身分和使命,更未曾想到耶穌真的復活了,更遑論能再次與祂相見。復活的主耶穌基督雖向他們顯現、同行和對談,但他們卻認不出這位同行者,就是他們心中一直所思念並已經復活的主耶穌基督。
慈愛的復活主,祢是那位與人同甘共苦的同行者,祢常透過我們身旁的人、某些機會或環境來進入我們生活中,並站在我們人生的「以馬忤斯路上」。懇求恩主祢保守我們時刻懷著渴慕祢的心,渴慕祢的話語,好讓我們對屬靈事情有敏銳的觸覺,更能配合祢救贖的旨意而活,並在永世中有份!奉主耶穌基督名字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