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所以,那說方言的,就當祈求有翻方言的恩賜。
14 我若用方言禱告,是我的靈在禱告;但我的理智沒有效果。
15 我應該怎麼做呢?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理智禱告;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理智歌唱。
16 不然,你用靈祝謝,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話,怎能在你感謝的時候說「阿們」呢?
17 你的感謝固然是好,不過不能造就別人。
18 我感謝神,我說方言比你們眾人還多;
19 但在教會中,我寧可用理智說五句教導人的話,強過說萬句方言。
保羅教導信徒,擁有說方言恩賜的人不應該滿足於此,而應該追求翻譯方言的恩賜,使口中所言能對別人產生意義。可見,追求並善用恩賜的目的,除了造就別人的生命,實際上也是信徒生命成長和突破的過程。
保羅在這幾節經文中强調運用恩賜者的「理智」,即邏輯思想。「理智」與情感並不抵觸,反而是相輔相成。保羅舉出了歌唱和祝謝/感謝兩個例子。歌唱即是敬拜,敬拜者固然要帶著情感,隨著旋律讚美神,但同時也不能忽視歌詞的內容和當中的神學信息。祝謝/感謝則是感恩的祈禱,帶領祈禱者固然要懷著感恩之情向神傾心吐意,同時要言之有物,清楚表達出感恩的內容;這樣才是真誠且有意義的敬拜與祈禱。
保羅分享了自己擁有說方言的恩賜,並表明他並非出於「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的心態去作出教導。正因為保羅有此恩賜,他更加體會這恩賜為他個人帶來的強烈屬靈情感,以及意識到在運用恩賜時情理兼備和造就別人的重要性。
在信仰和恩賜的追求上,理智和屬靈情感缺一不可。我們在哪些事情上會偏重理智,又在哪些事情上會偏重情感呢?我們可以如何加强自己的理智,以及培養屬靈情感呢?
親愛的主聖靈,感謝祢讓我們透過理智和情感對祢有更深刻和真實的經歷。求祢校正我們的焦點,提醒我們不以追求恩賜本身為最終目的,乃是善用祢給予我們的恩賜,在過程中造就別人之餘,自己的生命也有所突破和成長。我們如此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字,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