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靈修] 歌斐木 – 2025年9月20日

歌斐木


在十八世紀,一位美國的牧師,連同古生物考古學家和航海家,根據《創世記》第六章的記載,想知道方舟建造的材料——歌斐木來自什麽樹種,於是他們一同調查中東米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古森林化石。他們根據聖經的記載,認爲歌斐木是大樹,並且是在當地森林裏常見的樹種,材質堅硬,又能夠從樹中提取松香油。就著這些條件,他們提出了好幾個樹種的可能性,不過他們最終也未能得出確定的答案。

在最後的報告中,那位牧師作出了結論:「無論自認多麽聰明的基督徒,上帝總會出一些奇怪問題,讓他們永遠答不出。」這個結論相當有意思,帶出若然以《聖經》作爲基礎,去作出研究,大膽假設和小心求證,即使最後發現自己的知識有限,這仍然是個認識自己的有限和認識神的偉大的過程。

《哥林多前書》13:12
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

在經文當時,鏡子都是用銅片製造的,映照的影像不及現在所用的玻璃鏡片般清晰。當哥林多信徒以為自己或群體擁有超然的屬靈知識,已經知道生命的一 切真相,保羅卻指出他們其實只得一知半解。相對於「對着鏡子觀看」的是「面對面」,帶出縱使今日信徒對神的認識有限,將來在永恆裡能夠無阻隔地與神直接溝通,更透徹地認識神。在永恆的歲月中,關於神的知識都要成為眼見的事實,信徒可以在無盡而開放的永恆空間中探索神創造的奧秘。因此,保羅希望哥林多信徒看到相比起永世的遼闊,自己所知的只是滄海一粟,因而不要自滿和停止追求成長。

思想/禱告

有哪些《聖經》的教導,雖然我們已經聽過,但隨著自己的信仰經歷越來越多,會對它們有更深刻的體會?
又有哪些《聖經》的教導,我們會因爲耳熟能詳,而忽略了它們對我們的提醒?

禱文

親愛的天父,能夠認識祢和祢的話語,是我們的福氣。深知我們的頭腦有限,祈求祢賜我們謙卑和受教的心,在接納自己會有「不知道」的同時,仍竭力追求認識和經歷祢更多。我們如此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字,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