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的敬虔] 2月28日 – 身分‧ 使命

文:龍振明牧師

耶穌要教導門徒的是:每個身分背後都承載着相應的使命。這是一種「身分賦予使命」的生活態度。

路九18 ~ 27


18 耶穌自己禱告的時候,門徒也同他在那裏。耶穌問他們說:「眾人說我是誰?」
19 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
20 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是神所立的基督。」
21 耶穌切切地囑咐他們,不可將這事告訴人,
22 又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23 耶穌又對眾人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24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25 人若賺得全世界,卻喪了自己,賠上自己,有甚麼益處呢?
26 凡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自己的榮耀裏,並天父與聖天使的榮耀裏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
27 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神的國。」

經文淺釋

在路加福音作者的鋪排中,「耶穌是誰」(參九18~20)這提問並不是由耶穌自己發出的;這提問早於本章開頭時由「分封的王希律」(九7上)聽罷耶穌所作的事後提出(九8~9)。耶穌在彼得回答後隨即預言自己的受苦、被殺與復活,是要進一步解釋彼得口中那「神所立的基督」這身分所承載的使命是甚麼。耶穌隨後更對門徒提出了跟隨的條件:不再按自己的想法而活(捨己),要天天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耶穌。


思想問題


耶穌對彼得的回應指出了「耶穌是誰」這有關其身分的提問必須連於其世上的使命一併來理解。今天我們如何理解「我們是誰」?我們是否知道這身分所承載的使命是甚麼?


分享

耶穌透過詢問門徒「人說我是誰」作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屬靈教導。耶穌不單指出了其身分所承載的使命,更透過及後對門徒的一番教導,同時指出每一個要跟隨祂的人都應這樣去理解他的身分與使命。這是一種因應身處的環境來調節相應的想法,以至能更好地踐行真理的生活態度。

曾經聽過有些初信的朋友提出耶穌教導門徒要因應身處的環境來調節其相應想法的教導,豈不是與坊間常用來揶揄人們以「屁股決定腦袋」──一些以自身當下身處的位置為考慮,並以此準則來作出相應思考與行動的人──的說法如出一轍?人會認為耶穌的教導與前述的說法相同,顯然是只從這兩種思維方式的「表象」去理解。若我們細心地分析,我們便會發現這兩種思維方式不單不相同,且更會產生南轅北轍的兩種生活態度。皆因「屁股決定腦袋」雖然也是一種因應處境來調節想法的生活態度,但以這種生活態度而活的人,他們生活的目標卻是致力將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為了讓自己獲得最大的利益,對這些人而言,身邊的人與事都可以利用、甚至連是非黑白也可以顛倒──因在他們眼中,那些只不過是能「利己」之「工具」而已。這樣一種利己的思維模式不單不可取,更與基督信仰的價值相違背。

耶穌要教導門徒的是:每個身分背後都承載着相應的使命。這是一種「身分賦予使命」的生活態度。耶穌要門徒明白的是,「身分」不單是一個顯示其地位的頭銜與稱號,也是一個提醒。耶穌提醒門徒務要實踐這身分背後所承載的使命。既說「使命」,就是說其目的不是「為己」或「利己」,而是為了他者(不論是將使命託付予你的人,或是因着那使命而要服事的人)。

彼得雖能準確地指出耶穌是「神所立的基督」,但耶穌卻要指出「基督」(意即受膏者)並不只是一個聽罷就叫人羨慕的頭銜,而是帶着要順服天父的旨意,在世完成其拯救世人的心意。耶穌隨後更指出「作門徒」這身分所承載的使命,並挑戰門徒要實踐──「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弟兄姊妹,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今天該如何理解自己的身分?我們清楚這身分背後所承載的使命嗎?我們應如何更好地實踐這身分所賦予的使命呢?


禱文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差祢的愛子來到世間,具體地教導我們如何順服祢的旨意而活。祈求天父帶領我們在這大齋期中認清我們作為基督徒這身分背後所承載着的使命,好叫我們能更好地在世回應這使命,就如祢愛子昔年在世義無反顧地回應了祢所賦予的使命一樣。以上禱告是奉恩主耶穌名字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