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默想] 5月18日, 2018

舊約書卷選讀:拉一5~11      週五
拉一5~11

1:5 於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神激動他心的人,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
1:6 他們四圍的人就拿銀器、金子、財物、牲畜、珍寶幫助他們,另外還有甘心獻的禮物。
1:7 塞魯士王也將耶和華殿的器皿拿出來,這器皿是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掠來、放在自己神之廟中的。
1:8 波斯王塞魯士派庫官米提利達將這器皿拿出來,按數交給猶大的首領設巴薩。
1:9 器皿的數目記在下面:金盤三十個,銀盤一千個,刀二十九把,
1:10 金碗三十個,銀碗之次的四百一十個,別樣的器皿一千件。
1:11 金銀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被擄的人從巴比倫上耶路撒冷的時候,設巴薩將這一切都帶上來。

淺釋

猶大和便雅憫是南國的兩個支派,猶大百姓跟波斯王塞魯士一樣,都被掌管一切的神所「激動」,要啟動王下令要做好的工程──重建耶和華的殿(下文拉六1~5重新肯定這命令)。「他們四圍的人」就如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那樣,把各樣貴重的東西都呈獻給神,而且是出於善意和甘心,正如拉一4所說的。第7~10節表面看來不過是庫官執行任務的官方記錄,然而,更深的信息是:即使以色列人地上的國度被毀,但神卻保存了那屬靈的國度(以殿裡各樣物件代表)。米提利達(波斯太陽神的名字)及設巴薩(可能是巴比倫太陽神的名字)兩個名字反映朝代早已改換,但神的計劃卻始終運行。那些殿裡之物得以重見天日,正好說明神沒有忘記祂與祂的子民的約。「從巴比倫上耶路撒冷」一語,更清楚地說明新的時代──回歸的時代──經已降臨!

反省

基督徒相信的不是人生必定否極泰來,而是神在人類歷史之上的掌管,而信神的人必得蒙保守,乃是因為神與祂的子民有約。生而為人,最重要的豈不是認識神,又致力配合祂的計劃嗎?

代禱: 牧者及課程
  1. 陳淑嫻牧師與羅翠璧宣教師負責的「玫瑰園地」於5月12日舉行第二次聚會,名為「我有我型格」,讓單身肢體透過性格分析讓他們更認識自己,並透過活動更認識他人,從中學習突破和超越自己。求主賜兩位牧者智慧作出安排,並能對肢體作出適當的牧養,拉闊肢體的視野。
  2. 由黎汝佳牧師主講的「男人佈道法」將於5月14日至28日起一連三個禮拜一晚上在永光堂30號房舉行。黎牧師會分析男人的行為和心態,指出男性如何突破溝通上的障礙、建立正確的心態、學習傳福音的基本法。希望能幫助弟兄勇於言說上帝,分享福音信息。求神賜黎牧師敏銳的觸覺,有屬靈洞察力針對弟兄的需要,設計出適切的課程資料作教導;也求神激勵各青年團弟兄,尤其是佈道隊工、有志於傳福音、以及栽培新人的肢體積極參與,裝備自己向未信者傳講主耶穌基督的福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