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聽耶穌講比喻] 2024年9月8日

第8天:撒網的比喻
經文出自《太13:47-50》

天國又好比網撒在海裡,聚攏各種魚類,
網一滿,人們就把它拉上岸,坐下來,揀好的收在桶裡,不好的丟掉。
世代的終結也要這樣:天使要出來,把惡人從義人中分別出來,
丟在火爐裡,在那裡要哀哭切齒了。」

比喻的場景

主耶穌在傳道開始,便在加利利呼召了四個漁夫來跟從祂。撒網捕魚是漁夫的技能和熟悉的經驗。漁夫中的彼得、安得烈、雅各和約翰,成為了主耶穌的門徒。當耶穌呼召彼得兄弟時,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意味著耶穌將要用他們的生命,把許許多多的人領進神的國。

這裡,天國好比網撒在海裡,是指到天國的福音和神的救恩是面向全世界的人,而不是一小撮人的。得以領受救恩福分的人,不是按世界的標準,也無須具備超卓的條件,也不會考慮其國族、知識、錢財、地位、身份、專業、樣貌、性別、年紀等來衡量,任何人都是福音宣講的對象。

比喻的教導

這個比喻把捕魚應用在天國的真理上。當傳講天國福音時,宣講的對象是廣大的群眾,不會分門別類或有選擇性的分享,目的是讓人人都有聽取和回應福音的機會。傳道者不應一早便作主觀判斷,或認定哪個有得救、哪個無得救,於是便忽略和輕視了某些人,以致他們錯過了聽福音的機會。其實,人的最終得救與否,全在神的手裡。教會的使命,便是盡情地把福音傳到地極,讓人人都有聽福音的權利和恩典。

當漁夫把漁獲拉上岸後,「坐下來」把好魚從壞魚中揀出來,這表示漁夫不急忙、不隨便,而是認真和慎重的把「好魚」和「壞魚」分別出來。這個分別出來的過程,是在漁獲上岸後,而不是在撒捕的時候。撒網時,漁夫儘管去撒網,從海上獲取最大的漁獲。

這比喻是用作警惕,在終末的時候,惡人會與義人分別出來。惡人是指那些拒絕基督救恩的人,他們繼續任憑己意和私慾來生活。惡人的惡不一定指殺人放火,而是指他們否定神和敵對神。他們過著自私自我的人生,心中無神,目中無人,結果是生命給魔鬼留了地步,無法倖免地成為了惡者的差役。惡人將承受自己的惡果,「火爐」和「哀哭切齒」是他們的終局。

至於「義人」的「義」,包括四方面的意思︰(1)因基督的救贖,基督捨己的愛承擔了人的罪果,以致人白白被神「稱義」,人得以活在神面前。(2)與神有正確的愛的關係(relationship)、(3)按神的話語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doing),那就是「行義」、(4)流露出屬靈生命的品格(being),其品格是像基督,那就是「成義」。

因此,作為神的子民,在這罪人橫行的罪惡世代,一方面享受神稱他們為義的恩典,另一方面是在這恩典中長進,在與神結連的關係中行義和成義。不要因世界和世人的惡而灰心和失望,反而要堅持對義的追求,知道有一天神會把惡人分別出來;神的使者把義人領進神國,他們在神的國受到歡迎和款待。

比喻對生命的提問
  • 我聽了這個撒網的比喻,我當下第一個感受是什麼呢?
  • 我願意成為天國撒網的網中人嗎?我認為被神網住有多好?
  • 惡者也撒網,要讓我們成為罪網中受困的人?我如今被誰網住呢?
  • 屬靈生命成長的歷程,包括稱義、行義與成義,我重視行義和成義嗎?
  • 這個比喻對我作出什麼的提醒呢?
  • 若要為這個比喻給個貼切自己處境的名字,我會以什麼命名呢?
以經文為禱文

親愛的主耶穌,

不要讓我成為漏網之魚,
請用祢的愛網把我網住,
讓我在信仰的群體中受培育成長,
使我成為祢所悅納的門徒。

懇求祢使用我成為傳福音的人,
無論得時不得時,
都把握機會與人分享福音,
讓人同享這福音的恩惠。

祈求祢讓我生命繼續成長,
不要叫我停留在稱義的位置上,
加力給我渴慕行義和成義,
生命活出基督的樣式。

最後,讓我們的教會有普世宣教的意識,
勇於揚帆出海,把網撒向水深之處,
使祢的門徒成為得人如得魚的漁夫!

以上禱告奉恩主基督的名字,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