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決定面向耶路撒冷走去。
52 他打發使者在他前頭走;他們進了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要為他作準備。
53 那裏的人不接待他,因為他面向著耶路撒冷去。
54 他的門徒雅各和約翰看見了,就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有古卷加「像以利亞所做的」)嗎?」
55 耶穌轉身責備兩個門徒(有古卷加「他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而是要救人的性命。』」)。
56 於是他們就往別的村莊去了。
「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他決定面向耶路撒冷走去。」「被接上升的日子」是指耶穌救贖的工作完成的時候,包括祂的死亡、復活和升天。祂決意離開加利利,開展受苦之旅,而旅程的終點是耶路撒冷,為要堅決實現父神藉著祂的犧牲來救贖人類的計畫,讓那些仍活在黑暗中的世人得以見到光明。
在耶穌的時代,基於過往撒瑪利亞人與猶太人長期仇恨的歷史背景,兩族人沒有往來(參約四 9),甚至互相鄙視。耶穌早知門徒會被撒瑪利亞人拒之門外,然而,祂仍要到那裏去,藉此訓練門徒在挫敗中仍堅守善良及仁愛之心,預備他們日後在傳福音時承受挫敗的能力,磨練他們堅忍的傳道心志。「從天上降下烈火」是對褻瀆神之人的審判(王下一 10 ~ 12)。然而,雅各和約翰二人的話反映出,他們因被拒絕而心生忿恨,其中更摻雜了猶太人對撒瑪利亞人的偏見和歧視,毫無半點善良的心,這內心的惡絕不是傳道者應有的心性與態度。反之,惟有出於善良和仁愛的心懷,將自己心中的黑暗清除,門徒才能把耶穌所託付的福音使命完成,這就是耶穌要轉身責備他們的原因,也說明了耶穌來的本意是「拯救」而不是「燒滅」。換言之,主耶穌踏上受苦之旅的同時,也帶領門徒走上生命被修剪之路。
「作主門徒」就是跟從耶穌,即按神的心意而活,具體的行動就是甘願把自己生命主權交給神,不再自作主張,並放下不合神心意的想法與做法,願意順服神話語的教導與引導。今天,我們作為耶穌基督的跟從者,對昔日「耶穌轉身責備門徒」一幕,有何感想與反省呢?
慈愛的主耶穌,
祢是神賜給世人最大的禮物,因為只有祢是人的救主,能引領人走出罪的權勢與生命的黑暗,步入永世。故此,懇求祢保守我們能作個堅守善良並有仁愛之心的跟從者。惟有心中充滿對人的關愛、對生命的著緊,才會看見沒有神的生命是何等的無望。懇求祢激發我們時常抱有傳福音的心懷,緊握每次分享福音的機遇。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