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主題︰牧養情懷與生命傳承︰使徒彼得的見證與勸慰
PDF:PDF 文字下載
前言
耶穌復活之後,便隨即堅固門徒的信心,特意去挽回三次不認祂的彼得。彼得在被接納、被寬恕和被差遣中,從軟弱轉化為剛強。他在破碎中重整生命,活出強大的信仰力量,勇毅地建立起具福音使命的信仰群體,也流露出牧者的慈憐悲憫和謙和順服。
彼得的人生所經歷的起伏,成為了歷代信徒的安慰。他的生命今天仍然繼續說話,鼓勵人放下挫敗和羞愧,在神愛的挽回中接納自己,並在信任降服中向神交出自己。
我們將會以十五天的靈修默想,去認識神所愛的僕人彼得,從中領受聖靈的光照和接受聖道的餵養。
聆聽聖言︰彼得前書 2:20-21、3:13-17 和修版
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而忍耐,有甚麼可稱讚的呢?
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而忍耐,這在神看來是可讚許的。
你們蒙召就是為此,因為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為要使你們跟隨他的腳蹤。
你們若熱心行善,有誰會害你們呢?即使你們為義受苦,也是有福的。
不要怕人的威嚇,也不要驚慌;只要心裡奉主基督為聖,尊他為主。
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理由,要隨時準備答覆;
不過,要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要存無虧的良心,使你們在何事上被毀謗,
就在何事上使那些凌辱你們在基督裡有好品行的人自覺羞愧。
神的旨意若是要你們因行善受苦,這總比因行惡受苦好。」
彼得在這裡首先指出「因犯罪而受苦」和「因行善而受苦」的分別。「因犯罪而受苦」是自作孽的苦,基督徒若自己作惡而受到刑罰是罪有應得,因此不是基督徒受甚麼苦都是榮耀神的,自作孽的苦肯定是羞辱神。唯有像基督般為美善的福音而受苦,才是基督徒當行的路和當付的代價。
基督徒因堅守信仰確是會被針對和受到攻擊,不信者亦會刻意找基督徒品格上的問題,以便作出指控和圍攻。既然基督徒不免成為了不信者攻擊的焦點,他們更應小心謹慎自己的行事為人。若最後還是避不過不信者的攻擊,那就視之為「為義受苦」吧。彼得說︰「為義受苦是有福的」。「有福」是生命得到完整,是不會受虧損,引申意思就是當維護信仰而受到辱罵,神會作出補償,祂不會讓受苦者白白受苦的,甚至會把苦境轉化為祝福。
進一步而言,彼得更鼓勵信徒以溫柔的態度和合適的言辭,預備好去回答那些目擊基督徒不怕受苦而發出的疑問。未信者會好奇甚麼樣的「盼望」才使人信到不怕苦和不怕死呢?!這些未信者的思考和提問,就是福音的機會;作為基督徒應該溫柔有力地言說這強大的福音信息,這才不會錯過為義受苦對人心攪動的時機,使人與受苦的基督相遇。
構想我就是彼得,我在心理上雖然預備了為信仰受苦,在本性上我是想逃避的。但是,每每想到耶穌為我所受的苦,我就平靜謙卑下來,意識到要及早預備自己迎向更大的苦難,或許我要像耶穌般,也該喝我一生必要喝的這個苦杯。
眼見著弟兄姊妹因堅守信仰而受盡欺凌,也看到有些退縮和放棄,我的內心攪動難過。常常暗暗地祈求神讓苦境過去,熱切期望基督早日再來。有些弟兄姊妹找我傾訴分享,我有幸聽到不少動人的見證。很多平凡的基督徒,因經歷到信仰的真實和神的愛,他們竟然不怕受苦,反而活得平安和有喜樂。我深被他們的故事所打動,他們內心有從神而來的保護,惡者只能傷害他們的身體,卻無法損害他們與神愛的關係。他們的生命反而吸引了一些人的關注和關心,無形中造就了傳福音的機會。
我曾經為苦境很擔心和扎心,但聖靈堅固我,叫我看到一切都在神的手,祂掌管時局和世情,祂要把這世界帶向祂指定的終局時,我就放心和安心起來。我只是神的僕人,神才是主人,祂才是主領萬事者,我只管好好地活好每天,無須自以為是的「憂埋神嗰份」。這種覺醒使我釋懷,不再怕人的威嚇也不驚慌,反而細心思想如何回答別人有關於我盼望的緣由!
- 感恩︰雖然在傳福音上遇到困境,但自己可以有見證基督的機會。
- 認罪︰為到自己因害怕受苦而做出妥協信仰的事,令基督蒙羞而痛悔不已。
- 代求︰基督徒隨時預備分享福音的內容,以溫柔卻堅定的態度為主作見證。
- 立志︰不要行惡受苦,不怕為義受苦。
每一日我主,我懇求三件事:
我懇求更深刻的認識祢,
我懇求更虔誠地敬愛祢,
我懇求更緊緊地跟隨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