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 第十三天《肉身受苦作為兵器》

總主題︰牧養情懷與生命傳承︰使徒彼得的見證與勸慰

PDF:PDF 文字下載

總主題︰牧養情懷與生命傳承︰使徒彼得的見證與勸慰

前言

耶穌復活之後,便隨即堅固門徒的信心,特意去挽回三次不認祂的彼得。彼得在被接納、被寬恕和被差遣中,從軟弱轉化為剛強。他在破碎中重整生命,活出強大的信仰力量,勇毅地建立起具福音使命的信仰群體,也流露出牧者的慈憐悲憫和謙和順服。

彼得的人生所經歷的起伏,成為了歷代信徒的安慰。他的生命今天仍然繼續說話,鼓勵人放下挫敗和羞愧,在神愛的挽回中接納自己,並在信任降服中向神交出自己。

我們將會以十五天的靈修默想,去認識神所愛的僕人彼得,從中領受聖靈的光照和接受聖道的餵養。

6月13日 第十三天《肉身受苦作為兵器》

聆聽聖言︰彼得前書4:1-5 和修版

既然基督在肉身受苦,你們也該將這樣的心志作為兵器,
因為在肉身受過苦的已經與罪斷絕了,使你們從今以後不再隨從人的情慾,
只順從神的旨意,在世度餘下的光陰。
因為你們從前隨從外邦人的心意,生活在淫蕩、情慾、醉酒、荒宴、狂飲和可憎的偶像崇拜中,時候已經夠了。
在這些事上,他們見你們不與他們同奔放蕩無度的路就以為怪,毀謗你們。
他們必須在那位將要審判活人死人的主面前交賬。

默想聖言

「肉身受苦」或「肉身受過苦」的「肉身」的用字,不單是指其肉體的有限和脆弱性,也指到人本性中滿足己意的慾念、與神旨意為敵的心性。「心志」,是指志向、信念和見識。作者教導信徒必須以「肉身受苦」作為志向和信念,並且對此有認識,目的是不順應肉身的慾念來生活,而是有鍛煉好自己克勝肉身軟弱的決心和志向,以致不被肉身的慾念或軟弱所拖垮。

「兵器」是作防衞的武裝,如盾牌、胸板等。「以肉身受苦作為兵器」,是以與基督的受苦結連的「屬靈的視野」和「屬靈的堅持」為抗爭的「兵器」,使人不是從消極挨苦的心態度日,而是一種面對逆境不可缺少的抗爭力。

這兵器其中最大的威力,就是「與罪斷絕」。即是與罪惡的權勢劃清界線,了結具體罪的行為。「與罪斷絕」,就是一次又一次不妥協和不滿足肉身的慾念的決心,落實為具體的行動,持續地成為生活的堅持,就能產生「與罪斷絕」的果效,就是過順從神的旨意的人生。

這裡特別提到「從今以後」和「在世度餘下的光陰」的時間觀,呼籲基督徒不再追悔過去,卻從當下開始把握現在和將來。不論我們在世的年日還有多久,都活好每一個當下的日子。終極的意思,就是以神的旨意去把握餘下有限的人生;以神的旨意去把握餘下可以榮耀神的機會。

若我是彼得,我會怎樣呢?

構想我就是彼得,我是作為一個蒙恩得救的罪人,在追想往日犯罪的生活,而感歎地說︰「已經夠了」。這種「夠了」的心境,確是很多真正回轉歸向神的基督徒的心聲,哀歎過去服侍罪惡的時日實在太多了。

事實上,當人靈性甦醒並後來回轉,無不為自己的罪所造成苦毒和苦果而深感痛悔。真正離開苦罪的人,誰會願意再陷在罪中呢!我認為擺脫罪的人,同時間是擺脫罪的苦的人,無須再在苦與罪中消磨生命是何等大的解放。

對在苦罪中的人,「與罪斷絕」是信仰而來的自由,這是可以對罪說「不」的生命自由。從苦罪的角度,解釋了基督徒受苦的因由,也挑戰著我們基督徒不要錯過以肉身受苦為兵器的生命益處。

在聖言光照中執整生命
  • 感恩︰有基督作為受苦的榜樣,而在艱苦時可以仰望基督的同在和加力。
  • 認罪︰為到沒有與罪斷絕,常一再軟弱犯貪戀情慾的罪而深切悔改認罪。
  • 代求︰為到眾肢體在聖靈的幫助下,培育出肉身受苦的心志,鍛煉出對罪說「不」的抗拒力,與罪一刀兩斷,甚至厭罪惡,再從而愛慕聖潔、享受罪得釋放的平安。
  • 立志︰在信仰上不走回頭路,憑神的旨意度餘下人生的光陰。
祈禱

每一日我主,我懇求三件事:
我懇求更深刻的認識祢,
我懇求更虔誠地敬愛祢,
我懇求更緊緊地跟隨祢。阿們。
基督徒活出與世人不同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不與他們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