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主題︰保羅的信仰情真、屬靈感染與使命傳承
這16天的靈修默想,將會以保羅的生命為題,默想保羅的屬靈感染與使命傳承。保羅的人生很戲劇性,與基督相遇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方向。
我們嘗試從他一生的起伏跌宕中,見證他作為神的僕人,如何在破碎、情真、拼命與無悔中,活出事奉 神的堅持與信仰人格的力量。在默想的過程中,我們會以保羅的同行者的角色,來近距離地從中作出自身生命的整理和反省。
或許,我們會被保羅所吸引而同樣去為基督顛狂,同樣渴望在有限的今生年月,將生命交在基督的手裡。祈求神帶領我們走這16天的靈修之旅,讓我們專心地為福音和永恆的國度效命,突破常有的哀怨嗟嘆,勇毅地走出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8月19日第4天︰《安提阿教會的差遣︰領受召命》
《徒11:27-30》(和修版)
當那些日子,有幾位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內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藉着聖靈指示普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在克勞第年間果然實現了。於是門徒決定,照各人的力量捐錢,送去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他們就這樣做了,託巴拿巴和掃羅的手送到眾長老那裏。
《徒13:1-3》(和修版)
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就是巴拿巴和稱為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與希律分封王一起長大的馬念,和掃羅。他們在事奉主和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做的工作。」於是他們禁食禱告後,給巴拿巴和掃羅按手,然後派遣他們走了。
安提阿教會是慷慨分享的教會。當他們聽到耶路撒冷將遭受饑荒的預言後,他們便隨即託付巴拿巴和保羅,將捐款帶給耶路撒冷的教會,為母會提供支援和協助。可見,安提阿教會視自己是整個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有屬靈的責任支持母會過度其危機,表達出主內艱難相扶的屬靈情誼。
由此看來,耶路撒冷教會和安提阿教會,充份展現他們之間的「伙伴的關係」。在真理的栽培上,耶路撒冷教會餵養了安提阿的教會。後來的安提阿教會,並沒有因自己壯大而輕視耶路撒冷教會的屬靈權柄,反而以謙遜的態度支援母會,具體以捐款支持他們在經濟上的困難。
然而,安提阿教會,不單只以金錢支持母會,他們更差出宣教士。安提阿教會的領導團隊中有五位領導人,而其中三位屬靈領導,代表教會差遣巴拿巴和保羅出去宣教。巴拿巴和保羅成為了教會歷史上第一隊宣教隊,他們是被差遣出去面向普世事工的宣教士。
三位差出宣教士的教會領袖,包括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和馬念。「尼結的西面」的名字中,尼結是黑人的意思,西面是一個希伯來的名字,有人甚至猜測他就是那位為耶穌背十架的古利奈人西門。至於「古利奈人路求」,是來自北非的,初期教會的教父中,甚至有人推斷他就是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而「馬念」是大希律收養的養子,與希律安提帕一起長大的同養兄弟,亦成為了當時安提阿教會的屬靈領袖。
巴拿巴、保羅、西面、路求和馬念,充份反映出安提阿教會在種族文化上的多元性,他們組成了一個充滿使命感和外展性的領導團隊。西面、路求和馬念代表教會,通過聖靈的指示,按手在巴拿巴和保羅身上差派他們。
從安提阿教會的差派中,一方面見到安提阿教會的宣教動力,另一方面亦反映出宣教使命與教會群體的差遣的關係。最值得後來者效法的,是教會的領導層中,有人成為了被差遣拓展福音使命的受差者。由此可見,教會是差遣核心的領袖和最有質素的人出去,為神國的使命走向天涯的!
安提阿教會充滿了傳福音的動力,巴拿巴和保羅雖然很忙碌,但他們很快樂和雀躍。教會的領導層由不同的族類組成,可是他們很接納和欣賞保羅,而保羅在他們當中發揮其凝聚的力量和領導的才幹。整個團隊在合一的團契中喜樂地事奉,我在他們當中雖然只負責庶務,但我樂在其中享受關係,也看到各人所付出的努力,對整個群體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我視安提阿教會為我的屬靈家園,我感受到肢體相連的寶貴。保羅常常說,一個肢體受苦就整體一齊受苦,一個肢體得榮耀就同得榮耀。我們在這群體中學習相愛,實踐什麼是與喜樂的同樂,也經歷什麼是與哀哭的人同哭。這種相愛的團契生活,本身便是福音的有力見證,我們無須舉辦什麼佈道大會,但肢體的信仰生命見證,卻感動一個又一個人加入這個屬靈的家園。
我感謝教會裡的每一位肢體,他們的付出和委身,活出基督信仰的美麗和光彩,也讓基督得到榮耀和讚頌。我為自己可以成為教會的一分子,而深感榮幸和福分;我成為了今日的自己,這全賴神的恩典才得以達成啊!
「願賜盼望的神,因你們的信把各樣的喜樂、平安充滿你們的心,使你們藉着聖靈的能力大有盼望!」(羅15:13 和修版)
「但願賜忍耐和安慰的神使你們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穌,為使你們同心同聲榮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羅15:5-6 和修版)
「願榮耀,藉着耶穌基督,歸給獨一全智的神,直到永遠。阿們!」(羅16:27 和修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