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有一個財主穿著紫色袍和細麻布衣服,天天奢華宴樂。
20 又有一個討飯的,名叫拉撒路,渾身長瘡,被人放在財主門口,
21 想得財主桌子上掉下來的碎食充飢,甚至還有狗來舔他的瘡。
22 後來那討飯的死了,被天使帶去放在亞伯拉罕的懷裏。財主也死了,並且埋葬了。
23 他在陰間受苦,舉目遠遠地望見亞伯拉罕,又望見拉撒路在他懷裏,
24 他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吧!請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焰裏,極其痛苦。』
25 亞伯拉罕說:『孩子啊,你該回想你生前享過福,拉撒路也同樣受過苦,如今他在這裏得安慰,你卻受痛苦。
26 除此之外,在你們和我們之間,有深淵隔開,以致人要從這邊過到你們那邊是不可能的;要從那邊過到這邊也是不可能的。』
27 財主說:『我祖啊,既然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28 因為我還有五個兄弟,他可以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
29 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
30 他說:『不!我祖亞伯拉罕哪,假如有一個人從死人中到他們那裏去,他們一定會悔改。』
31 亞伯拉罕對他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人從死人中復活,他們也不會信服的。』」
承接前文,這比喻是耶穌對一群貪財且嘲笑祂教導的法利賽人所說的,揭示神國的價值觀與世俗所追求的價值截然不同。比喻描繪了財主與拉撒路生活的天差地別:財主窮奢極侈;拉撒路則病痛纏身,躺在財主門前求施捨,卻無人憐憫。耶穌講比喻極少為人物命名,但祂卻特意提及這毫不起眼的人的名字,「拉撒路」意即「神幫助的人」。從世人的目光來看,生活富泰的財主才是得到神幫助、蒙神賜福的人。第22至26節展現了人死後的命運反轉:拉撒路被接到亞伯拉罕的懷中,象徵神的安慰與接納;財主被埋葬,落入陰間受苦,甚至連一滴水都求而不得。財主想起自家的兄弟,懇求亞伯拉罕差遣拉撒路回去警告他們,以免步上相同命運。然而,亞伯拉罕的回應一語道破:那些心中剛硬、不願聽從神話語的人,即使有人從死裡復活來警告他們,仍是不會相信的。耶穌講這個比喻並非為了揭示人死後的具體景況,而是借用法利賽人熟悉的用語和場景,既諷刺他們與世人無異,同時亦在呼籲他們悔改,切實地謹守遵行神的話語。
慈愛的天父,在祢的光中,我們看見真理。求祢開我們的屬靈的眼目,使我們不只看見自己的需要,也看見身旁受苦的人;常常提醒我們,生命的價值不在財富,而在於是否活出祢的真理。求祢幫助我們以祢的話語為準則,使我們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祢同行,不讓世俗的價值遮蔽我們的心。願我們不做冷漠的旁觀者,而是成為祢愛的器皿,在地上活出天國子民的生命樣式,使我們的生命成為祢愛的見證,榮耀祢的聖名。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