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默想] 6月23日, 2019

福音書:路十25~37 週日
路十25~37

10:25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
10:26 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
10:27 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
10:28 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
10:29 那人要顯明自己有理,就對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
10:30 耶穌回答說:「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強盜手中。他們剝去他的衣裳,把他打個半死,就丟下他走了。
10:31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這條路下來,看見他就從那邊過去了。
10:32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這地方,看見他,也照樣從那邊過去了。
10:33 惟有一個撒馬利亞人行路來到那裏,看見他就動了慈心,
10: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裹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裏去照應他。
10:35 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
10:36 你想,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
10:37 他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

淺釋

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針對人能否知道而行道。從律法師與耶穌的對話中,可看出律法師深明律法的條文,就是猶太人自小就知道的:盡心、盡性、盡意愛神,也要愛鄰如己。耶穌順著他所知叫他「照樣做」,指出這就是「得永生」的法門。律法師心裏認定,若不能確定誰是我的鄰舍,就不能實踐「愛鄰如己」的教訓,因此他問耶穌:「誰是我的鄰舍呢?」這即是說:要做我的鄰舍,也要看他們是否夠資格!這話反映希羅時代巴勒斯坦地多民族共處的實況,猶太人對於四鄰血統不純正的撒瑪利亞人、外族人,乃至羅馬統治者,都心存排拒。但耶穌藉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指出,一個被猶太人歧視、在社會沒有身分的撒瑪利亞人,若他在你身上展現憐憫的行動,這相比於一個與你同文同種、身分尊貴的「自己人」,但他心中沒有憐憫,不把憐憫的心表現為對你的實際行動,哪一個才算為「我的鄰舍」呢?耶穌把「誰夠資格做我的鄰舍?」的概念,扭轉為「要怎樣行才算得上是別人的鄰舍?」律法的精神是愛,若知道而不行道,就是徒然。

反省

我們讀神的話語,研讀神的話語,若沒有把神的話深化、思考,並化為實踐的行動,這對生命成長、對肢體的互相感染造就都是徒然。請為己能夠知道行道向神立志。

代禱:天國拓展
  • 請為國際五旬節聖潔會四位最高領袖:德亞瑟主理主教(Presiding Bishop Dr Doug Beacham)、門訓事工部長麥祈託主教(Bishop Thomas McGhee)、世界差傳部長迦德立主教(Bishop Talmadge Gardner)及美國本土福音事工部長布賴恩主教(Bishop Garry Bryant)祈禱,他們的視野和承擔決定了本宗派的信仰實踐、信徒的使命與承擔,求神不斷引領和加力給四位領袖,讓國際五旬節聖潔會能成為父神所重要的器皿。
  • 全球氣候轉變已對很多國家造成莫大的影響,帶來自然生態、經濟民生等嚴重問題。然而,國家元首們為此議題卻未能達致對整體有利的共識,而受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如非洲諸國)多為貧窮國家,在國際議題上議價能力相對較弱。求神憐憫,引各國元首們為地球的持續發展及地國村上的鄰舍,做出更有利的決定,而且諸付實行,使氣候問題得以紓緩,受影響國家的人民生活能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