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默想

  • [圖片靈修] 皂莢木 – 2025年11月14日

    引言

    歡迎大家收聽靈食傳說這個靈修頻道,今日我們會介紹聖經中的皂夾木。

    讓我們先安靜片刻,預備自己的心進入靈修。

    皂莢木在希伯來文中,有「多刺」的意思,因為它的枝幹多刺,能夠增加對陽光的反射,而它的根毛又很深,能伸到地下的含水層,於是它能夠生長在非常乾燥的砂地,忍受炎熱而惡劣的環境。因此,它是少數能在西奈半島生長的植物之一。幾千年前,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四十年時,應該都見到不少皂莢木。

    皂莢木在聖經中出現,是因為它是神指定摩西用來建造約櫃的材料。神在西奈山吩咐摩西建造約櫃,使用皂莢木是該地區中最好的選擇,一方面這是當地常見的樹木,另一方面它也是非常好的建材。為什麼皂莢木會是良好的建材?原來,因為皂莢木生長在惡劣的環境中,它能將一些自己難以接受又無法排出體外的物質,以單寧、膠體、油脂等等的方式儲存在樹幹中,反而使木材變得堅硬,甚至可以抗蟲、防腐。由於生長的環境乾燥,皂莢木的生長非常緩慢,所以長得不高,木頭又乾又硬,雖然外表看上去並不吸引,但它卻是最適合用來建造約櫃的材料。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不一樣,塑造了人的生命特質,但不論怎樣的特質,只要人願意將自己放在神的手中,就能蒙神使用,成為合用的器皿。同時,可能我們都不喜歡面對艱難的處境,但當我們面對這些處境時,若能倚靠神的力量跨過,生命就變得更堅強,與神的關係亦可以更進深。

    思想/祈禱

    讓我們想像自己是一棵樹,那是一棵怎樣的樹?這棵樹身處在怎樣的環境?你有什麼感受?(半分鐘)請禱告邀請主耶穌來到你這棵樹的身旁,你覺得祂會用怎樣的目光看着你?感受一下主耶穌伸手觸摸你的樹幹,你會有何感覺?(半分鐘)請將你此刻的感受和心聲坦誠向主耶穌分享,又嘗試聆聽一下祂對你有何回應。(2分鐘)

    禱告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即使在不同環境當中,仍然與我們同在,並能塑造我們的生命。深信祢愛我們,並以慈愛的眼光看著我們每一個,願我們能明白祢的愛,並將我們的生命交到祢手中,願祢按我們的特質使用我們,讓我們活出精彩豐盛的生命。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小組討論

    • 請分享在想像中的自己是一棵怎樣的樹,這反映了你怎樣的生命光景?
    • 你的生命有何特質?你覺得這些特質可以如何為神所用?
  • [觀畫靈修] 我們日用的飲食 – 2025年11月15日
    安靜

    弟兄姊妹,平安。今日觀話靈修的主題是「我們日用的飲食」,在開始聽今日的靈修內容之先,讓我們先有一段安靜的時間,藉著慢慢深呼吸,祈求聖靈預備我們的心。

    經文:《路加福音》 11:1–13

    1 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禱告完了,有個門徒對他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
    2 耶穌說:「你們禱告的時候,要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3 我們日用的飲食,天天賜給我們。
    4 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凶惡。」
    5 耶穌又說:「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半夜到他那裏去,說:『朋友!請借給我三個餅;
    6 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來到我這裏,我沒有甚麼給他擺上。』
    7 那人在裏面回答說:『不要攪擾我,門已經關閉,孩子們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來給你。』
    8 我告訴你們,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但因他情詞迫切地直求,就必起來照他所需用的給他。
    9 我又告訴你們,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10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11 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
    12 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
    13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人嗎?」

    觀畫


    弟兄姊妹,今日我們所觀賞的是在二十世紀,一位美國籍攝影師恩斯特(Eric Enstrom)和他的藝術家女兒(Rhoda Nyberg)的畫作,名爲《恩典》。

    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快要結束時,恩斯特希望透過照片傳達在困境中生存的盼望。雖然人們在戰爭中遭受苦難,但他深信仍然可以為到平凡的日用飲食而感恩。於是拍了《恩典》這副照片。

    後來,恩斯特和他的女兒尼伯格為這張原本黑白的照片加上顔料,將它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油畫。

    在開始導航默想之前,讓我們先靜靜觀看這幅畫。你可以留意這幅畫的人物、物件、構圖。整幅畫給你甚麼感覺?當你細心留意畫中的人物細節,它又帶給你甚麼感受和想法呢? 不知道父神通過這幅畫,想向你說甚麼呢?

    讓我們先觀察一下,在畫中的那張桌子上,擺放著些什麽?

    你會如何形容桌上的食物?
    你認爲這頓飯是早餐、午餐、晚餐,還是其他?爲什麽?

    看著桌面,你會如何形容這位老人所擁有的東西?

    在那張桌子上,只有一本書、一副眼鏡、一碗粥、一條麵包和一把刀子。就這樣,不多也不少。
    而這一碗粥和一條麵包,是這位老人的一頓簡單的晚餐。
    弟兄姊妹,假設這一碗稀粥和一條麵包就是你今天晚上的晚餐,你會有什麽感受呢?

    這張照片的起源是這樣的:

    在1918年,恩斯特是一名攝影師,在美國有一個攝影工作室。有一天,一位滿臉鬍鬚的老人來到恩斯特的工作室做推銷,他是一個賣磨腳皮刀的推銷員。

    剛好,恩斯特當時正在準備一個攝影作品集,他這樣說:「我想拍一張照片,讓人們知道,即使戰爭讓他們失去了很多東西,他們仍然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

    於是,他邀請那位老人拍一張照片。他佈置了桌面,邀請老人擺出祈禱的姿勢……

    又讓我們將目光放在畫中的老人,他的面容、表情、動作是怎樣的呢?他整個人給你什麽感覺呢?

    攝影師恩斯特當時一見到這位老人,他認爲老人的臉上有一種和藹和慈祥的特質,馬上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這位老人祈禱的姿勢也讓恩斯特深刻,他從老人輕鬆自然的姿態,看出這位老人慣常如此低頭並雙手合十祈禱,表達出老人對神所供應的日用飲食那份深深的感恩。

    弟兄姊妹,不知道神透過這幅畫作,為你正在面對的處境帶來什麽勉勵和提醒呢?

    在今天的靈修經文中,我們讀到我們熟悉的、耶穌教導門徒的主禱文。隨後,耶穌教導門徒有關祈禱的態度——在禱告中,我們不用說服或企圖改變神,而是說服自己和被轉化去順服神,為神所供應的一切而感到滿足。

    我們再看看這張照片或這幅畫作,誠然它呈現了一個物質缺乏的畫面,但當中想表達的信息剛好相反。
    恩斯特在照片的底片沖洗出來後,如此評述:「這個人雖然沒有多少世俗的財富,但他比大多數人擁有得更多,因為他有一顆感恩的心。」

    思想/禱告

    11月是我們强調感恩的月份,讓我們花些時間數算神對我們的供應與恩典,透過禱告向神發出感恩。

    默觀:請細心注視這幅畫,並禱告:「神啊,求祢幫助我心懷感恩,珍惜和善用祢所賜予的一切」!

    禱文

    在今日這張靈修的照片面世不久,恩斯特的一位朋友為這張照片寫了以下的禱文。我們以此作爲今日靈修的結束祈禱:
    主啊,或許有很多人的家比我的家更大,或許別人的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食物和飲品,或許他們的物資充足,約會也十分充實,或許他們處處都有便利,或許他們所擁有的會越來越多。不過,主啊,我有祢一直與我同在,供應我一切所需。我確信,只要我盡我所能去善用這一切,你必賜福予我。如此,我心滿意足。阿們。

    圖片資訊: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ric_Enstrom_-_Grace_-_bw.jpg#/media/File:Eric_Enstrom_-_Grace_-_bw.jpg

  • [詩歌靈修] 渴慕祢的靈 – 2025年11月13日

    一.神在人生命的工作

    最近,你有經歷到神嗎?你渴慕經歷神的同在嗎?

    二.聆聽詩歌

    渴慕祢的靈
    心中渴慕祢的靈,此刻降臨在我心靈,恩主,懇求祢幫助,心中惡願祢洗清。心中渴慕祢的靈,一再點燃漸冷心靈,甘心將我這生命獻呈。
    心中渴慕祢的靈,安慰憂愁、亂紊心靈,紛擾世程我安靜,主的說話再細聽。心中渴慕祢的靈,火中點燃漸冷心靈,委身再踏上天路旅程。

    三.四句歌詞

    這首詩歌以「心中渴慕祢的靈」為主旋律,反覆出現,表達出信徒對聖靈降臨、潔淨、安慰及激勵的深切渴望。四句歌詞簡潔有力,每句均以不同層面展現對神的依靠與委身,從求潔淨、重燃熱情、獻上生命,到安慰亂紊、安靜聆聽、委身再踏上旅程,呈現信仰路上的掙扎、更新與順服。讓我們逐句作思想、祈禱。

    1. 渴慕聖靈潔淨
    第一句歌詞,是向主承認內心的軟弱和罪,渴望被潔淨。讓我們思想:
    你最近有哪些「惡」,需要主洗清?當你感到心裡有「惡」念頭時,你如何可向主敞開心門,正視問題嗎?

    2. 再次點燃、獻上生命
    第二句歌詞表達,我們渴望聖靈點燃冷淡的心,願意全然獻上自己。讓我們思想:
    你對屬靈事情感到漸漸冷淡嗎?原因是什麼?今天你願意如何將自己的生命更新,再次獻給上主?

    3. 安慰與安靜
    第三句歌詞強調,我們在紛擾中要尋求聖靈的安慰和平安,細聽主的聲音。讓我們思想:
    你最近有哪些憂愁或混亂?上主有透過身邊的人與事向你作出提醒及幫助呢?請安靜,給予自己空間去聆聽或察看上主在你生命中的工作。

    4. 委身再踏天路
    第三句歌詞呼求聖靈再次激勵,委身走天路,不放棄。讓我們思想:
    你在信仰旅程上遇到哪些困難?如何靠上主堅持下去?

    結束禱告

    親愛的上主,
    我心渴慕祢的靈,求祢此刻降臨,潔淨我內心的污穢。當我感到冷淡、疲乏或迷失時,求祢的靈再次點燃我心,讓我甘心獻上自己。求祢安慰我憂愁、亂紛的心靈,使我在繁忙與困難中仍能安靜聆聽祢的聲音。願我在祢的靈激勵下,委身走在屬天的旅程上,不斷經歷更新與成長。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小組討論/分享問題:

    1. 你最近有哪些「惡」,需要主洗清?當你感到心裡有「惡」念頭時,你如何可向主敞開心門,正視問題嗎?
    2. 你對屬靈事情感到漸漸冷淡嗎?原因是什麼?今天你願意如何將自己的生命更新,再次獻給上主?
    3. 你最近有哪些憂愁或混亂?請安靜,給予自己空間去聆聽主的話。
    4. 你在信仰旅程上遇到哪些困難?如何靠上主堅持下去?
  • [靈修默想] 王上六14~22(和修版)- 2025年11月12日

    王上六14~22(和修版)

    14 所羅門完成殿的建造。
    15 他用香柏木板建造殿的內牆,從殿的地到牆頂都貼上木板,又用松木板鋪地。
    16 他在殿的後部建了一間內殿,長二十肘,從地到牆用香柏木板,作為至聖所。
    17 殿,就在內殿的前面,長四十肘。
    18 殿裏一點石頭都不顯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香柏木上刻著野瓜和綻開的花。
    19 他在殿的中間預備內殿,在那裏安放耶和華的約櫃。
    20 內殿長二十肘,寬二十肘,高二十肘,都貼上純金。他又用香柏木做壇。
    21 所羅門用純金貼殿內,又用金鏈子掛在內殿前,內殿也貼上金子。
    22 整個殿都貼上金子,直到貼滿;內殿前的整個壇,也都包上金子。

    淺釋

    在重申建殿的神學意義之後,作者在第14節回到「殿的建造」。聖殿主要由石材和木材建造,石材造成地基與牆,以木材蓋了頂。第15~18節說明人進入聖殿,看見的卻全是松木和香柏木的建築,看不見石材。香柏木是當時最名貴、最高級的木材,大量使用已顯出聖殿的雍容華貴,它的香氣也協助營造聖殿那神聖的氛圍;如此更將聖殿與百姓的家居分別出來,就是分別為聖的意思。「內殿」就是「至殿所」,但「內殿」一字與「話語」字根相同,意即:神的自我啟示,必連繫於祂的話語。「野瓜和綻開的花」中的「野瓜」就是「葫蘆」,既可食用,又能被造成盛器和樂器;與「綻開的花」一起,象徵植物開花結果的生態循環,也就反映神的創造力並祂賦予眾生的生命力。第19~22節的焦點是對至聖所的描述,除了約櫃,至聖所內還有獻祭用的壇(功用是維繫和修復神人關係),都是由香柏木包金造成的。「純金」沒有雜質,象徵神的聖潔。總的來說,聖殿與神的話語、創造和聖潔息息相關,人必須以最貴重的建材、最巧妙的手藝將這些信仰內涵反映出來。

    默想/祈禱

    正如聖殿的建造是神親自啟示的,神與人要怎樣交往,也是由神決定的。你對神的話語、創造和聖潔有多少認識?這些知識又有否隨著年月加深呢?

    禱文

    慈悲的父神:
    感謝祢藉著祢的話語和祢所造的世界向我們啟示祢自己,又感謝祢對我們的揀選和拯救,並賜下聖靈來幫助我們,朝著活像基督的目標進發。我們的身體就是祢的殿,但願我們愈來愈能以祢的話語、創造和聖潔,反照祢的榮耀,幫助世人看見祢的真實。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

  • [靈修默想] 林後一1~2(和修版)- 2025年11月11日

    林後一1~2(和修版)

    1 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和弟兄提摩太,寫信給在哥林多神的教會和全亞該亞的眾聖徒。
    2 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神和主耶穌基督歸給你們!

    淺釋

    哥林多當時是一個地理位置優越和繁華的城市,集政治、經濟和文化體系於一身,因此人民普遍對自己的能力感到優越和自豪。

    在書信的開頭,保羅描述自己為「奉神旨意作基督耶穌使徒的」,按照之後書信的內容,可能是因為教會出現了一些以自身能力和恩賜自誇的假使徒(十一13)。保羅的生命見證卻與他們形成對比,保羅只誇主耶穌的十字架,以及為傳道而付出和不放棄的生命見證,正正活出了基督耶穌有行動的愛。

    繼而,保羅稱哥林多為「神的教會」,強調教會是屬於神和以神為中心的,相對地回應了哥林多信徒自誇的情況。若然信徒聚集起來,卻只靠自己去計劃和事奉,從而誇自己的謀略和能力,教會就失去其意義。信徒應為神而聚集,也倚靠神去作工。

    雖然「恩惠、平安」是保羅常用的祝願,但正是哥林多教會最需要的。「恩惠」提醒信徒並非靠自己的能力而配得得救,否則必然會感到不安和患得患失,失卻真正的「平安」。

    默想/祈禱

    回顧我們最近的事奉經歷,我們是帶著甚麼期望來事奉,又倚靠甚麼來事奉呢?我們在當中如何經歷神的恩惠和平安呢?

    禱文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賜下恩惠和平安,聽起來是老生常談,卻是我們最需要的。祈求祢幫助我們在信仰路上,尤其在事奉當中專注在祢身上。願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能榮耀祢的名。我們如此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字,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