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默想

  • [格外的敬虔] 2024年3月29日
    天國的工人 – 比利時奧伊彭「橋樑教會」牧者康納・朱利安及拉里撒・朱利安

    遠遠地觀看的,就只有婦女

    撰寫:潘耀倫牧師

    可十五33~41(和修版)

    33 到了正午,全地都黑暗了,直到下午三點鐘。
    34 下午三點鐘的時候,耶穌大聲呼喊:「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翻出來就是: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
    35 旁邊站著的人,有的聽見就說:「看哪,他叫以利亞呢!」
    36 有一個人跑去,把海綿蘸滿了醋,綁在蘆葦稈上,送給他喝,說:「且等著,看以利亞會不會來把他放下來。」
    37 耶穌大喊一聲,氣就斷了。
    38 殿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
    39 對面站著的百夫長看見耶穌這樣斷氣,就說:「這人真是神的兒子!」
    40 還有些婦女遠遠地觀看,其中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又有小雅各和約西的母親馬利亞,並有撒羅米,
    41 就是耶穌在加利利的時候,跟隨他、服事他的那些人,還有同耶穌上耶路撒冷的好些婦女。

    經文淺釋

    「全地都黑暗了」及「殿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是兩個極端對立的象徵性描述,前者代表那惡者的權勢已達至頂峰,後者卻代表神與人之間因罪而有的隔阻被打通了!在此兩者之間發生的,就是神兒子為罪人捨了性命,將罪惡的權勢廢去,以致神與人得以復和。雖然當世無人能明白這事,但那位監刑的百夫長——一個外邦人——卻道出了〈馬可福音〉裏沒有人知道(只有污靈知道)的事實:「這人真是神的兒子!」在馬可筆下,十字架上的耶穌完全孤獨,十字架下並無一人,祂的門徒在客西馬尼園之後已不知所終,只剩下一些婦女「遠遠地觀看」。儘管如此,從〈馬可福音〉的敘事看來,將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呼喊理解為一句信心的呼喊,比將它理解為耶穌在痛苦中的天問更為合理。

    思想問題
    • 你怎樣理解主耶穌在死亡的一刻向神發出的呼喊?祂要表達的是甚麼呢?
    • 馬可為何如此詳細地記載那些婦女的名字?她們的行動盛載著甚麼重要的信息?
    文章分享

    1986年3月29日我在永光書院決志,公開見證我歸屬於耶穌(我為此有私心地編排自己今天寫《格外的敬虔》)。數年之後,我做了另一個重要的決定:《聖經》有六十六卷書,想把它讀得通透恐怕時間不夠,但無論如何,最少我要讀好四卷福音書,因為在六十六卷書之中,只有這四卷直接談論我所跟隨的主耶穌!

    坐言起行,下一個問題就是:福音書有四卷,那麼我應該從哪一卷讀起?當時我已把四卷福音書都讀過不只一次,對它們有大概的印象。我記得:〈約翰福音〉最特別,也最難懂,理應最後才處理;我又記得:其他三卷福音書有很多地方相似,而相傳最早成書的是〈馬可福音〉,再加上它篇幅最短,從它開始也是理所當然;於是我下定決心細心讀〈馬可福音〉。

    三十年就這樣過去了,我只略有所成,卻仍然樂此不疲。當參與聖餐崇拜的時候,每聽到主席、領詩讀出主耶穌受難的情節,我總不期然地為經文分門別類,要記得那句話是誰說的。「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這是馬可的版本,馬太的版本是「以利!以利!」,其餘兩位福音書的作者沒有收錄這句;「這人真是神的兒子!」有兩個可能性,不是馬太就是馬可,但若只有「百夫長」而沒有「一同看守耶穌的人」,那就是馬可的版本。記憶不過是個開始,不斷追問「為甚麼」,便會發現更多問題;日積月累,便更多明白福音書的背景和作者的用意。

    今年《格外的敬虔》裏福音書的篇章都是從〈馬可福音〉挑選出來的,

    轉眼我們已讀到基督受難的當天,而主耶穌早在可八34已這樣對我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馬可向讀者發出的挑戰正是:如今,你是否認識耶穌是誰?主釘十字架的時候,你在哪裏?

    禱文

    慈悲的天父,
    明日如何我們並不知道。我們只知道:祢愛我們如此深厚,連獨一的兒子也都為我們捨棄了。懇請祢應允我們所求:不要讓我們鐵石心腸,助我們以愛還愛;無論明天遭遇何事,總要扶持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到底!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 [格外的敬虔] 2024年3月28日
    天國的工人 – 墨西哥區域總監羅恩·羅伊

    與主同喝新杯

    撰寫:林燕燕牧師

    可十四22-26(和修版)

    22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你們拿去,這是我的身體。」
    23 他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他們都喝了。
    24 耶穌對他們說:「這是我立約的血,為許多人流出來的。
    25 我實在告訴你們,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國裏喝新的那日子。」
    26 他們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

    經文淺釋

    耶穌與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時,在席間設立聖餐。
    筵席中「拿起」、「祝謝」、「擘開」及「遞給」四個小動作,構成了流傳至今的聖餐禮儀,充滿象徵意義。「拿起」喻意主耶穌是神的道披上了血肉之軀,走進人世間拯救世人。

    「祝謝」意指主耶穌不以披上人的衣裝為苦差,反而祂看這穿越諸天、降臨世界的虛己行動為一件值得向父神感恩、讚美的事。「擘開」是破碎的意思,主耶穌來到世上並釘身十字架,心靈與軀體正是因人的罪惡而受壓以致破碎。「遞給」表示這分享與共嘗的行動,叫筵席上的人,不分種族、富貴、貧窮皆可共享神恩。

    主耶穌說「這是我的身體」是指向祂的死和受害,而祂「拿起杯來」並加以解釋,將祂立約的行動跟神與以色列立約相提並論(參出廿四8):耶穌的受害是立新約的憑據,門徒不但在記念神救贖之恩的逾越節用餐,更是進入並參與了神藉耶穌而立的新約。

    耶穌的宣告有濃厚的終末意義。祂說「我不再喝……我……喝」,預示著祂的死,隨後被神稱義,猶如兩個杯:第一個是「死亡和苦難的杯」,說明苦難是必須的;第二個是「凱旋和掌權的杯」,強調苦難雖是必須,卻絕不是終極。「神的國……那日子」預示耶穌未來將會再度與信徒同飲,圓滿了對全人類的救贖的耶穌,在日期滿足的時候,將再來與所有屬祂的人在新天地裏同享羔羊之婚筵(參啟十九9)。

    思想問題
    • 耶穌宣告祂將會回來,再度與門徒喝「凱旋和掌權的杯」!你是否常常被眼前的事物所吸引,而很少想到主耶穌的再來,或覺得主耶穌的再來只是很遙遠的事情?
    • 怎樣才可避免自己因眼前所面對的困難、苦楚而感到灰心失望,以致忘記仰望在十字架得勝的耶穌?
    文章分享

    在受苦週的第五天,耶穌一直與門徒在一起,並同吃逾越節筵席,親自設立了聖餐,說:「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國裏喝新的那日子」。當日,耶穌在地上最後一次喝葡萄汁,但日後必會在父神的國裏喝新的,且是與門徒同享豐盛的筵席!聖餐可說是先嘗天上的筵席,提醒信徒瞻望等候主再來。耶穌十字架的苦杯雖是必須,卻絕不是終極,十字架終將引向復活和得勝,祂會再度與門徒在神的國裏同享得勝的筵席。因此,耶穌的十字架不僅代表痛苦、軟弱、羞辱和死亡,更代表榮耀、能力、得勝和盼望。

    將來在神的國裏有天上的筵席等待著我們,這是一個極大的應許,給我們極大的盼望!在世上雖有難處、困苦、悲傷、不平,但我們不要忘記,主耶穌應許與人同在,從基督而來的力量,能夠幫助我們面對當下的困境;聖靈的引導開啟我們的屬靈視野,看見神仍在掌管,叫我們不致害怕退縮,卻能倚靠聖靈活出勇氣與盼望。面對的苦難無非是神對人的試煉,我們可藉基督的加力面對而信心得堅固。所以,不要因眼前所面對的苦楚而灰心失望,因為耶穌在十字架上已完成祂的救贖之功,我們是神的兒女,是屬基督的人了!今天,我們正身處多災多變的世代中,或許正面對艱辛、痛苦的時刻,儘管世界充滿了黑暗和苦難,但請記得,在耶穌裏仍有盼望。

    現在我有部分時間修讀神學院的輔導課程,希望可以更好的裝備自己,服侍弟兄姊妹。這個一邊牧養教會、一邊讀書的過程非常不容易。但每當我想到主耶穌堅忍地走完十架路,祂的勇氣與毅力深深激勵著我,主耶穌應許與人同在,這份應許給我盼望,叫我也能抵住現在的艱辛,繼續努力、忍耐、堅持。生活中也常有各種我不能明白的事情,甚至是困難、挑戰、痛苦,但一直給我力量、帶領我渡過的,是聖靈的加力,及引導我對終極未來的盼望——基督再來作王!或許困難沒有解決,問題沒有答案,但我深信只要在經歷患難時仍堅守信仰,將來有一天必能與主喝那凱旋的杯,到那日見主面時得主稱讚為「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那就足夠了!

    聖餐提醒我們永恆的盼望,耶穌還會再來,帶給我們希望和力量在當下的生活中遵守耶穌的吩咐,耐心等候祂的應許。今日,當我們領聖餐時,我們不只記念耶穌在十架上成就的救贖大工,更重要的是期盼祂的再來。願每一次領聖餐,都堅固我們的信心,再一次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帶著主再來領我們到新天新地的盼望,使我們心中長存活潑的盼望,並願我們能忠心地宣揚耶穌基督的救恩,一直等到主再來。

    禱文

    親愛的主耶穌,
    感謝祢的救贖深恩。在我們經歷困難、落在人生的低谷時,求祢堅固我們對祢的信心,使我們懷著信心的眼光,看到「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幫助我們以堅忍的信心直奔那前面的路程,並跑完我們當跑的路。願我們以生命的見證,宣告祢是我們今生與永恆的盼望。
    阿們!

  • [格外的敬虔] 2024年3月27日
    天國的工人 – 亞洲宣教士班・惠斯特

    將所有奉獻給主耶穌

    撰寫:李駿良牧師

    可十四3~9(和修版)

    3 耶穌在伯大尼痲瘋病人西門家裏坐席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極貴的純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
    4 有幾個人心中很不高興,說:「何必這樣浪費香膏呢?
    5 這香膏可以賣三百多個銀幣賙濟窮人。」他們就對那女人生氣。
    6 耶穌說:「由她吧!為甚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
    7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在一起,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但是你們不常有我。
    8 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了我的安葬,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
    9 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都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來記念她。」

    經文淺釋

    第13節描述「有一個女人」,但作者沒有如〈約翰福音〉那樣透露她是馬利亞(約十二1~8)。她拿著一玉瓶到西門家裏,相信這是她的家傳之寶。這裝著純哪噠香膏的長頸瓶子是密封的,用時須打破瓶頸部分,讓封存在瓶裏的香膏湧流出來。瓶頸一經打破,便不能再保存香膏了。那女人將瓶子打破了,把她最寶貴的香膏全然獻上給主耶穌,喻意她是全人委身,毫無保留。

    作者對這事件的描述是別出心裁的。他在這幾節經文中營造了一個非常鮮明而富強烈對比的場景。當祭司長和文士意圖殺害耶穌、猶大為三十兩銀子設計背叛耶穌的同時,可十四3提到這個女人因尊敬耶穌而願意將自己所有奉獻給主。一群非常明白聖經的智者和耶穌親自揀選的一位門徒猶大都想殺害祂,惟獨一個女人,她願意為耶穌擺上一切。

    思想問題
    • 玉瓶一經打破,就不能作別的用途。我們的人生是全然為主而活嗎?
    • 有人只要主耶穌的救恩,而忽視了主耶穌本身;又有人尋求主耶穌的祝福,卻不是尋求主耶穌自己。請反思我們的生命,是否只求主基督的好處,而忘記尋求主耶穌,並為祂付代價呢?
    文章分享

    這個故事引發了我一些思考。首先,那女人甘願澆上貴重香膏的舉動,表達了她對耶穌的敬愛和尊重,她願意為耶穌付上代價,表達對耶穌的愛。我們是否也願意像她一樣,以實際行動來表達對耶穌的愛和敬意?

    另一方面,那些批評那女人的行為的人只看到「浪費」的一面,卻沒有理解那女人對主耶穌的愛和樂意奉獻的心。反觀我們,我們又是否容易作旁觀者,輕易作出批判,用血氣、屬世的眼光來看世界的人和事?還是靠聖靈作神喜悅的事?主耶穌在太六24說:「一個人不能服侍兩個主;他不是恨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服侍神,又服侍瑪門(「瑪門」意思是「錢財」)。」主耶穌的價值觀與一般人的觀點非常不同。祂稱讚那女人的善行,且認為她為自己作了一件「美」事。

    這告訴我們耶穌看重的是人的心意和愛心,而不是物質的價值。
    神邀請我們向祂祈求,並應允我們必將「這些東西」加給我們。「這些東西」是甚麼呢?可以包括:管理能力、勇氣、健康、人際關係、溝通技巧、獨特個性、個人魅力、平安和智慧等美好的事……,這些都不能用金錢來換取。然而,神更希望我們「尋求」祂自己,並不是只專注在祂所賜的好處上!真正能完全明白神心意並不容易,須多勤讀聖經,多與神交流,好像一對夫妻要了解另一半,需一生之久,多接觸與溝通。認識無限而超越的神是每個信徒一生的追求。

    我們或許並不富裕,也沒有多樣的才幹來服侍主。但只要我們是出於真心,為主或是主的一個兒女做一件微小的事,主耶穌也會稱讚這是一件美事。一杯涼水、一個微笑、或是一個認同的眼光都甚美好。請常記著我們的主是看人的動機過於一切!

    禱文

    親愛的天父,
    感謝祢對我們的愛和恩典。感謝祢提醒和教導我們如何以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祢的愛和感恩。求祢賜我們一顆像馬利亞的心,能以愛和奉獻來事奉祢。請幫助我們明白愛不僅是在言語上,更要用實際行動來展現。
    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 [格外的敬虔] 2024年3月26日
    天國的工人 – 南美區域總監巴麥斯牧師

    時候近了,就在門口了

    撰寫:麥日強牧師

    可十三28~31(和修版)

    28 「你們要從無花果樹學習功課:當樹枝發芽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
    29 同樣,當你們看見這些事發生,就知道那時候近了,就在門口了。
    30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一切都要發生。
    31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絕不廢去。」

    經文淺釋

    「這些事」是指耶穌的預言所提及的事,包括:聖殿將要被毀、門徒將在議會受鞭打和審問、人倫關係毀壞、有假基督和假先知出現等(可十三3~23)。

    有別於巴勒斯坦大多數樹木,無花果樹是隨著季節更替而生長的樹木——秋季樹葉開始枯萎;冬季葉子全部脫落;春季發芽長葉;夏季結果收成。所以當看見無花果樹發芽長葉,便知道收成的時間將到。耶穌早前對一棵只長了葉,但沒有果子的無花果樹發出咒詛(可十一15~19、20~21),預示聖殿的被毀,標示神對當時沒有履行神使命的猶太人宗教領袖的唾棄。

    耶穌更給門徒重要的預告:人子必帶著大能大力,榮耀地再臨人間(可十三24~27),並以無花果樹作比喻,告訴門徒「這些事」是人子再臨的日子近了的預兆,且要在他們那一代便陸續發生。耶穌並且和應先知對神話語的言說(賽四十7~8),「我的話卻絕不廢去」一語等於說祂的說話等同神的說話,必然成就。故此,門徒必須為人子的再臨時刻做好準備。

    思想問題
    • 主耶穌再臨的應許,在我們的生命中佔甚麼地位呢?
    • 我們人生的計畫與生活取向,有多大程度以主回來的日子近了作考慮呢?
    文章分享

    今天讀的經文,觸發我想起一件年輕時的往事。當時我就讀於一間基督教氣氛濃厚的中學,但仍未相信主耶穌。有一次週會,化學老師余慈光以一個關於糖水的故事推論世界末日的可能:一個年輕男子約了女朋友在糖水鋪見面,他按照女朋友的吩咐叫了一碗杏仁茶,為自己叫了一碗芝麻糊,本來打算待女友來到一同吃,卻在等候期間一不小心滴了一滴芝麻糊到杏仁茶上。他企圖用匙羹把那一小滴芝麻糊舀回芝麻糊碗中,但卻把更多的杏仁茶沾到那碗芝麻糊中,經過多翻來來回回的嘗試,結果兩碗糖水徹徹底底變成了芝麻糊溝杏仁茶,正擔心女友來到如何解釋、如何補救,女友便突然來到了……
    接著,老師以當時中學生能明白的科學理論說:能量由高濃度流去低濃度是自然的定律,是宇宙運行的動力,是生命體運作的基本過程。從科學理論上說,能量終有一日會流動至再沒分高處和低處而停下來,屆時宇宙萬物都會停止運作,生命也會終止,所以世界末日是可能的。

    把兩碗糖水弄到一塌糊塗,極其量只會惹女友一時不悅,要紅顏回復笑臉也只是小事一樁。但世界末日卻不是說笑,既然末日終會發生,如何為這日子作準備,是人必須正視的課題,更何況伴隨這日子而來的,是神的審判呢!主前586年,耶路撒冷城被巴比倫攻破,象徵神與人同在的聖殿被毀,猶太人國破家亡,被擄到遠離家園的異地。多年後因神的大能及恩典,猶太人才得以回歸耶路撒冷,重建家園、重建聖殿,恢復與神的關係。對於猶太人,聖殿被毀標示神的審判和大苦難的開始。既然知道將有苦難,迫切的問題是有甚麼預兆,以致看見預兆的時候可以為躲避苦難而準備。當門徒追問聖殿被毀的預兆,耶穌卻告訴他們更重要的預兆——聖殿被毀是人子再臨的日子近了的標記。

    耶穌對門徒關於祂再臨的警示,教導我們每一個相信祂的人要警醒,經常以「時候近了,就在門口了」的心思,讓耶穌將再來的事實,主導我們對人生的計劃和生活的取向。

    禱文

    親愛的恩主——耶穌基督,
    祢是生命之主,祢再臨的應許是人生命的盼望。主耶穌,求祢在我們迷失於俗世追求的時候,給我們警示;在我們因為信仰而遇到逼迫的時候,堅定我們跟隨祢的決心;在我們疲憊的時候,加添我們耐性,為祢的再來作好準備。求祢幫助我們緊記祢再臨的日子近了,讓祢將再來的事實,成為我們更好作主門徒的助力。
    阿們!

  • [格外的敬虔] 2024年3月25日
    天國的工人 – 孟加拉宣教士維杰・巴拿

    聖殿竟成了賊窩了?

    撰寫:周瑞群牧師

    可十一15~18(和修版)

    15 他們來到耶路撒冷。耶穌一進聖殿,就趕出在聖殿裏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
    16 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聖殿裏經過。
    17 他教導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我的殿要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18 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掉耶穌,卻又怕他,因為眾人都對他的教導感到驚奇。

    經文淺釋

    當時,聖殿的祭司允許商人在聖殿的外邦人院買賣,他們這樣的行徑佔據了外邦人唯一能尋求及敬拜神的場所。而那些兌換銀錢及買賣鴿子的商人,針對窮人的惡行更激怒了耶穌。同時,他們必須將當時羅馬的流通貨幣以不合理的差價,兌換成宗教領袖認可在聖殿使用的錢幣(舍客勒)。這類「買賣」(15節)實際上已成為祭司長、文士圖利的門路,玷污了聖殿。

    經文記載「不許人拿著器具從聖殿裏經過」(16節),這是因為聖殿的外院變成嘈雜通道,被一般人當作來往耶路撒冷城內和橄欖山之間的捷徑。所以,耶穌生氣地教訓門徒,因為這些做買賣的人,使聖殿成為「賊窩」,令聖殿烏煙瘴氣、使人不得安寧(17節)。耶穌盼望聖殿成為「萬國禱告的殿」:外邦人和猶太人都要在聖殿中敬拜祂(賽五六3~8)的地方。當時的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掉耶穌,可是又怕祂,因為眾人都希奇祂的教訓(18節)。顯然在祭司們的心目中,「外邦人的禱告」比起商業利益實在不是一件要緊的事。

    思想問題
    • 你認為耶穌為何會看到聖殿的景象而發怒呢?耶穌發怒合理嗎?為甚麼呢?
    • 今天,若耶穌也要來到我們的內心,驅走我們心中與神相遇的阻隔,這會是甚麼呢?
    文章分享

    聖殿本應是敬拜神、向神禱告、榮耀神的所在地,但如今耶穌竟看見聖殿變成了人為滿足自己利益的買賣場(15~17節)。耶穌作為神的兒子,自會對此感到痛心、憤怒,因為這是對神的神聖之污辱,是不可接受的。

    我想起了數年前,一位新朋友在教會派發他公司的名片作推銷,介紹他公司是做物流的,可給予價格優惠,其他人聽見也加入其中。聚會都快開始了,他們仍在談論價格等事,我便立即上前要求他們須要停止,安靜預備自己的心了!聚會後,我走到那位新朋友面前,告訴他教會是敬拜禱告神的地方,不是拉生意的地方。他聽後很不高興,之後再也沒有出現了。當時,也有人在聚會進行中,心不在焉地不斷問身旁的人在哪工作?公司叫甚麼名字?可否拉攏她入當地的華人群?

    這些行為都是主耶穌所不喜悅的,影響人對神的敬虔,破壞了整個敬拜的氣氛,使人難以藉敬拜將心歸向神。這令我想起耶穌清理聖殿這一幕:主耶穌熱切期望那些自稱敬拜神的人,能夠擁有真正敬虔歸向神的心。聖殿外作買賣的商人,卻把聖殿的神聖及人心都拖垮了!

    這又讓我回顧自己的生命光景是如何呢?配得上叫主耶穌進來居住嗎?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教導信徒,信徒的身體及教會都是聖靈的殿。有聖靈住在其中,這是一個莫大的恩典和福氣。倘若我們每一次回到教會相聚,只是單單是為了「交差」、「打卡」,這都會叫主耶穌感到扎心與心碎的!

    耶穌潔淨聖殿,就是要除去一切的污穢和干擾,讓人在聖殿中可以重新恢復真正的敬拜,在這神聖的空間與神相遇。外表的敬虔和虛假都是不要得的,這都會玷污神的神聖本質,神不接納任何馬虎、輕忽的東西。我們都要帶著聖潔的心,來到神面前,免得得罪神。

    耶穌潔淨聖殿,推翻桌子的震耳聲響在我的耳旁,也在我的心裏迴盪,成為對我的提醒和警告。但願我們的心能夠常常體貼神的心意,不受世界的攪擾,讓我們的心可以安靜在主的面前,手潔心清的敬拜神!

    禱文

    親愛的救主耶穌基督,
    求祢進入我們的心中,掃除我們心裏污穢不潔的思想或習慣,保守我們脫離這樣的事。求恩主耶穌掌管我們的心,幫助我們過真正敬拜祢、敬虔愛主和討祢喜悅的生活。
    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