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修默想] 路十三1~5(和修版)- 2025年9月14日路十三1~5(和修版)
1 正當那時,有些在場的人把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攙雜在他們祭物中的事,告訴耶穌。
2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以為這些加利利人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這害嗎?
3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同樣要滅亡!
4 從前西羅亞樓倒塌,壓死了十八個人,你們以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嗎?
5 我告訴你們,不是的!你們若不悔改,都照樣要滅亡!」淺釋學者認為這段經文指的是參彼拉多挪用聖殿金庫裡的款項興建高架引水渠,因而引發大批加利利的猶太人聚集反抗,彼拉多派人混入逾越節獻祭的人群中,殺害涉事的加利利人,因此才有「血攙在祭物中」的說法。這反映了法利賽人的傳統思維:這些加利利人因犯罪而招致殺身之禍。法利賽人認為被殺的加利利人比其他加利利人更有罪,耶穌嚴正地駁正這種指控,指斥他們以為自己是「生命的審判官」。耶穌更鄭重地指出:「你們若不悔改,都同樣要滅亡。」其實,法利賽人提出這事件以引起耶穌的議論,目的是要陷害耶穌。他們要置耶穌於兩難之間,因為若耶穌認同那些死了的人是更有罪,就變相幫助彼拉多洗脫殺人的罪名,必受猶太人攻擊;若耶穌否定此說,則等於指控彼拉多是殺人兇手,有煽動群眾反對政府之嫌,必被羅馬官員追究。故此,耶穌舉出西羅亞樓倒塌致死人的事件,這事明顯與彼拉多無關,但同樣適用於此議題,還巧妙地重申祂的結論:「你們若不悔改,都同樣要滅亡!」
禱文主耶穌基督,感謝祢賜聖靈在我們生活上常作指引,也教導我們對事物有分析和批判的思想。求祢教導我們抱持著謙卑和警醒的心,以免陷於自以為是的境況而不自覺。求上主憐憫,我們願悔改歸向祢,赦免我們的罪過。禱告奉救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
- [照片靈修] 歌斐木 – 2025年9月20日歌斐木
在十八世紀,一位美國的牧師,連同古生物考古學家和航海家,根據《創世記》第六章的記載,想知道方舟建造的材料——歌斐木來自什麽樹種,於是他們一同調查中東米索不達米亞地區的古森林化石。他們根據聖經的記載,認爲歌斐木是大樹,並且是在當地森林裏常見的樹種,材質堅硬,又能夠從樹中提取松香油。就著這些條件,他們提出了好幾個樹種的可能性,不過他們最終也未能得出確定的答案。在最後的報告中,那位牧師作出了結論:「無論自認多麽聰明的基督徒,上帝總會出一些奇怪問題,讓他們永遠答不出。」這個結論相當有意思,帶出若然以《聖經》作爲基礎,去作出研究,大膽假設和小心求證,即使最後發現自己的知識有限,這仍然是個認識自己的有限和認識神的偉大的過程。
《哥林多前書》13:12
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在經文當時,鏡子都是用銅片製造的,映照的影像不及現在所用的玻璃鏡片般清晰。當哥林多信徒以為自己或群體擁有超然的屬靈知識,已經知道生命的一 切真相,保羅卻指出他們其實只得一知半解。相對於「對着鏡子觀看」的是「面對面」,帶出縱使今日信徒對神的認識有限,將來在永恆裡能夠無阻隔地與神直接溝通,更透徹地認識神。在永恆的歲月中,關於神的知識都要成為眼見的事實,信徒可以在無盡而開放的永恆空間中探索神創造的奧秘。因此,保羅希望哥林多信徒看到相比起永世的遼闊,自己所知的只是滄海一粟,因而不要自滿和停止追求成長。
禱文親愛的天父,能夠認識祢和祢的話語,是我們的福氣。深知我們的頭腦有限,祈求祢賜我們謙卑和受教的心,在接納自己會有「不知道」的同時,仍竭力追求認識和經歷祢更多。我們如此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字,阿們。
- [靈食傳說] 耶穌登山變象 – 2025年9月19日睇
引言:歡迎大家收聽靈食傳說這個靈修頻道,今日我們會默想耶穌登山變象的故事。讓我們先安靜片刻,預備自己的心進入靈修。經文:路 9:28-36經文:路 9:28-36
28 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
29 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
30 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兩個人同耶穌說話;
31 他們在榮光裏顯現,談論耶穌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將要成的事。
32 彼得和他的同伴都打盹,既清醒了,就看見耶穌的榮光,並同他站著的那兩個人。
33 二人正要和耶穌分離的時候,彼得對耶穌說:「夫子,我們在這裏真好! 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他卻不知道所說的是甚麼。
34 說這話的時候,有一朵雲彩來遮蓋他們;他們進入雲彩裏就懼怕。
35 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他。」
36 聲音住了,只見耶穌一人在那裏。當那些日子,門徒不提所看見的事,一樣也不告訴人。默想
讓我們運用想像力進入經文的場景。
請想像你是其中一位門徒,跟着耶穌上山去禱告。請嘗試感受一下,和煦的陽光照射着你們,微風輕輕吹過,一邊跟著耶穌走,一邊看看山路旁邊有很多花草樹木,山上的自然景色令你陶醉。你和另外兩位門徒是耶穌特別揀選可跟祂上山的,當你走在耶穌的背後,看着祂的身影,你有什麼心情呢?你和另外兩位門徒跟着耶穌走到山上一個較舒適的位置,大家就坐下來,或跪下來禱告。在禱告的時候,你的意識愈來愈昏沉,可能是因為上山的路走了太久,你感到非常疲倦,不知不覺就打盹了。
當你還在迷迷糊糊中的時候,耶穌身上忽然發光,他的面容好像不同了,變得更榮耀而美麗、更容光煥發,那種榮耀的感覺是筆墨難以形容的。
耶穌的身旁多了兩位器宇軒昂的人物,當你清醒過來後,你仔細聆聽他們三位談話的內容,從談話的內容中,你發現這兩位的其中一位就是舊約律法的代表—摩西,另一位就是舊約先知的代表—以利亞!能親眼看見兩位在聖經中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並看見耶穌的榮耀,你有何感受呢?請仔細觀看耶穌的面容,並靜靜地聆聽他們三人的談話。
他們三人談論的好像是關於耶穌將要在耶路撒冷受苦、受死,成就救贖的事情。你聽不明白,為何這位榮耀的主要受苦?但你對於他們談論的內容沒有多想,反正聽不明白,偉人說話都是玄妙的,不如說點別的。因為這時刻實在太美好了,你想留在這榮耀當中,所以你對耶穌說:「夫子,我們在這裏真好! 可以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你滿心以為這是一個聰明絕頂的提議,但卻沒有想到就在這時候,有一朵雲彩來遮蓋着你所有人。你進入了雲彩中,眼前白濛濛一片,完全看不見其他人,你心中就十分害怕。這時候,雲彩中有聲音出來說: 「這是我的兒子,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他。」
聲音停止了之後,雲彩不見了,摩西和以利亞都不見了,只見耶穌一人在那裏,一切都歸回平靜。
此刻,請來到耶穌的面前,嘗試靜心地聆聽他有什麼話要對你說,你亦可以按你的領受向耶穌訴說你的心聲,與祂對話。現在,你不再是門徒,你回到自己的身份,但仍在耶穌的面前,你有什麼話想對祂說?祂又有什麼說想對你說?讓我們可以按我們生活中的處境及需要,與主耶穌對話。
禱告慈愛的天父,感謝祢賜下祢的愛子耶穌基督,在世間向人啟示自己,並施行拯救,讓我們可以認識你、歸向你!我們要承認我們真的很有限,祢的意念遠超過我們的意念,讓我們能順服於祢,並叫我們能在禱告中更多地與祢相遇,謙卑地聆聽祢的聲音,明白祢的心意,按祢的心意而行。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
小組討論
- 請分享在默想經文中最令你深刻的片段,你向主耶穌說了什麼?你覺得主耶穌向你說了什麼?
- 你平時有沒有聆聽主耶穌的聲音?主耶穌是透過怎樣的方式對你說話呢?(例如透過聖經、崇拜的詩歌或證道、其他人的屬靈分享等等)請分享一次相關的經歷。
- [詩歌靈修] 讚美主(二)- 2025年9月18日一.向新朋友分享基督徒術語
最近你曾哪些讚美主的說話呢?讓我們一起細味《讚美主(二)》歌詞,留心歌詞述說讚美主的內容,並思想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經歷主恩豐盛。
二.聆聽詩歌<讚美主(二)>
正歌1.歡欣歌聲讚頌響遍四方,歡呼聲充滿各方,赦罪救萬人,困苦得釋放,全是那奇妙救恩。
正歌2.主的恩光今天普照四方,叫世界黑暗變光,新的開始有美好的境況,奇妙愛今我頌讚。
副歌:讚美主,愛是從來源源不間斷,歌唱到永遠不怕倦,未曾停斷。讚美主,創造和諧完全的美善,萬物同和應,大地亦高唱,讚頌永不止息,願榮耀永屬救主,到萬世。三.讚美主的內容第一段正歌描述信徒因主赦罪救恩而帶來的普世歡欣。歌詞強調主的救恩覆蓋萬人,都能因主得釋放與喜樂。這種普世性呼應聖經「神愛世人」的宣告(約3:16)。
第二段正歌聚焦主的恩光照耀世界,表達信徒生命有美好的新開始。主的恩光象徵希望與更新,黑暗轉為光明,呼應信仰中「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副歌讚美主的愛源源不絕,並將讚美延伸到創造的和諧與美善,呼應詩篇「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詩150:6)。
詩歌不僅個人頌讚,更強調萬物同和應、大地高唱,展現信仰群體的彼此共鳴呼應。結束禱告親愛的主耶穌,
感謝祢施行奇妙拯救,赦免我們的罪,使我們在困苦中得釋放。祢的恩光照耀我們的生命,驅散一切黑暗,帶來新的開始。願我們常常以歡欣的心讚美祢,與萬物同聲高唱,將榮耀歸於祢。求祢讓我們在愛中彼此連結,活出祢創造的美善。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小組討論/分享問題:
- 你在生命中曾經經歷過「困苦得釋放」的時刻嗎?那時你如何體會主的救恩?
- 主的恩光如何在你的生命中驅散黑暗、帶來新的開始?
- 要回應主的恩典,我們如何可在日常生活中參與「萬物同和應」的讚美,感受與天地萬物共同頌讚主呢?
- [靈修默想] 王上四29~34(和修版)- 2025年9月17日王上四29~34(和修版)
29 神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和聰明,以及寬闊的心,如同海邊的沙。
30 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所有東方人的智慧,和埃及人一切的智慧。
31 他的智慧勝過萬人,勝過以斯拉人以探,以及瑪曷的兒子希幔、甲各、達大。他的名聲傳遍四圍的列國。
32 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
33 他講論草木,從黎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又講論飛禽、走獸、爬行動物和魚類。
34 地上凡曾聽過他智慧的君王,都派人來;萬民都有人來聽所羅門的智慧。淺釋第29節若按希伯來原文直譯應為「智慧、極大的聰明和廣闊的心」。「智慧」一字至今已第3次出現,都是指所羅門擁有的、從神而來的智慧;「聰明」只這一次用在所羅門身上,神賜下這「極大的聰明」和「寬闊的心」,其寬闊「如同海邊的沙」,目的正是要裝備所羅門去治理神的子民,因為「猶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邊的沙那樣多」(第20節)。第30~34節為第29節那三項從神而來的禮物提供進一步的註解。第30~31節論智慧,重點在於「超過/勝過」,無論是文明古國(東方有巴比倫,南方有埃及)還是以色列境內著名的智慧人,皆無法與所羅門相提並論;第32~33節的重點在於廣和博,無論是智慧文學、藝術、植物學、動物學,所羅門無不精通。「前來」是第34節的第一個字,也是重點所在,這是第三章至第四章的總結:作者透過描述但凡聽聞他的智慧的人,無論從哪個國家都會前來「聽他的智慧話」,讓讀者明白到,神已賜給所羅門最大的尊榮。
禱文慈悲的天父:
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皆從祢而來。我們亦明白到:祢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路十二48)。願我們學會專注於祢,不與他人作無謂的比較,只求善用自己的人生,活出祢所賜的使命,因為只要如此,我們便能活出最尊貴、美麗,並且最能榮耀祢的人生。禱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