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的敬虔] 耶穌的門徒訓練 3月23日, 2021

既然耶穌「在前頭走」,那麼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也要一同踏上這路。

可十 32 ~ 34

32 他們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穌在前頭走,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耶穌又叫過十二個門徒來,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說:
33「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他們要定他死罪,交給外邦人。
34 他們要戲弄他,吐唾沫在他臉上,鞭打他,殺害他。過了三天,他要復活。」

經文淺釋

耶穌和門徒前往耶路撒冷,更暗示那是祂將要受死的地方。但耶穌「在前頭走」,而不是伴著門徒前行,表示祂主動且甘心樂意地踏上受苦之路,同時也示範給門徒看「作門徒」要走的是怎樣的路。因著耶穌毅然前行,門徒和跟從的人也分別感到希奇和害怕,整個氣氛變得相當凝重,然後耶穌更第三次向門徒預言自己的受死與復活。比起耶穌頭兩次的預言(參可八31及九31),耶穌不單預言自己要被「殺害」及「復活」,在此之前祂更要受到「戲弄」、「吐唾沫」和「鞭打」。這一連串的動作呼應了詩廿二6~8以及賽五十6的內容,也具體地描述耶穌的身心將要承受極嚴重的傷害。只不過,這仍無阻耶穌踏上苦路,祂最終更要復活,為全人類帶來救恩的盼望。

思想問題

請想象自己是當時跟隨耶穌的一員,一路以來聽到耶穌三番四次告訴門徒關於自己受死的事,你認為耶穌的用意是甚麼?你有甚麼感受?作為耶穌的門徒,今日我們受苦的心志又是否足夠?

文章分享

唸大學的時候,我讀到潘霍華的《追隨基督》一書裏面其中一句:「當基督呼召一個人時,祂是叫他來死」。當我聽罷,我內心洶湧翻騰,心想:「好型!」然而,潘霍華所指的「死」,不單是指殉道本身(他認為這是神給某些人獨特的恩賜),而是每天與罪惡爭戰,「治死」舊我的邪情私慾。「死」也包括饒恕別人,以及承擔及回應世界的苦難。想不到這簡單一句話,便能道出了「作門徒」的真義,提醒我要改變對信仰的心態,學習認真對付自己生命的軟弱,即使受苦也堅持、不埋怨,真正地作主門徒。

論到作門徒,這幾年的神學生活對我也是一個門徒訓練的過程。除了在神學知識的裝備外,這些日子也在教會投身服事。在跟隨眾位牧者的影兒下不斷學習如何牧養,學習要「有交帶」,學習自律等等。但在過程中我愈發體會的不是自己如何能貢獻自己,反而更深認識自己的弱點。原來我並不如自己期望般剛強,我也會有怯懦和力有不逮的地方。但我難以明白的是,神竟不嫌棄讓我們這些軟弱的人能參與服事,竟期望我們繼續服事,繼續依靠祂,給我們空間漸漸成長,超越自己。

回看今天的經文,耶穌曾三次向門徒預言自己的受難,甚至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主動「在前頭走」,似乎這也是耶穌訓練門徒的方式,要向門徒展示祂怎樣順服天父的旨意。然而,耶穌提醒門徒,祂所走的並非絕望之路,而是盼望之路,因為「過了三天,祂要復活」。祂的受死和復活叫全人類因信靠祂而得著盼望,突破罪惡帶來的折騰和苦難,最終叫本性和命運改變。既然耶穌「在前頭走」,那麼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也要一同踏上這路。面對今日的世情,或是我們未知疫情何時完全過去,也不知道未來的環境會變得怎樣,但我們可以培養受苦的心志,不斷在危難中累積順從神的經驗,與主一同踏上受苦並同時是盼望之路。

禱文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揀選我們成為祢的門徒,學習投身服事。縱然我們常常力有不逮、愛心不足,但祢竟給我們空間和機會,讓我們漸漸成長。求祢堅固我們受苦的心志,幫助我們時刻仰望祢,並在大齋期更深地經歷屬靈生命的突破和更新。祈禱奉耶穌基督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