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默想] 10月22日, 2021

舊約書卷選讀:伯十九1~6(和修版) 週五

伯十九1~6(和修版)

19:1 約伯回答說:
19:2 「你們攪擾我的心,用言語壓碎我要到幾時呢?
19:3 你們這十次羞辱我,苦待我也不以為恥。
19:4 果真我有錯,這錯是在於我。
19:5 若你們真要向我誇大,以我的羞辱來責備我,
19:6 就該知道是神傾覆我,用羅網圍繞我。

淺釋

約伯的發言以「要到幾時呢?」這句哀歌最常見的提問開始,也許是因為比勒達責備約伯時,也兩度提出相近的問題(伯八2及十八2)。比勒達第二度發言時,更將約伯與惡人同列,這令約伯在受苦之餘更多添痛苦。事實上,三友對約伯的「勸導」,對約伯而言幾近侮辱和嘲笑,他們將約伯尋求與神對質的毅力,貶低為他對神頑固的對抗。「攪擾」令約伯增加愁苦,「壓碎」就是摧毀他抵受痛苦的意志,令他自覺脆弱和無價值。對三友而言,約伯只是強辯,卻無法證明自己清白;對約伯而言,三友對他的攻擊是可恥的,等於公開地剝奪他的尊嚴,卻無法證明他有罪。第4節或譯作「即使我真的有過錯,由我承擔好了。」(聖經新譯本),意即:約伯堅持:他絕對沒有犯大罪,要承擔的,都是為人者無可避免的無心之失。三友本來前來幫助約伯渡過難關,卻演變為以他的災禍定他的罪,因為三友不能接受:是神「錯誤地」苦待約伯(第6節)。

默想/祈禱

可有想過,那些本來很親密的關係,是因何開始變得生疏甚至反目呢?在團契中,我們對神的認識必然相同嗎?身邊那些與我們對神的認識/想象有所不同的人,可以怎樣幫助我們成長呢?

禱文

慈悲的天父,頭腦上我們知道:每一次打擊、阻滯、挫折臨到我們,其實都可能是祢對我們的邀請,要使我們對祢、對自己、對生命、對信仰,有更深刻的,甚至突破性的成長。可是,由於這些機遇常會夾著衝突、痛苦、傷害等負面的人生經驗而來,我們對它們多多少少有些抗拒。求聖靈提醒我們,主耶穌的榜樣是迎向苦難與死亡,於是能經歷復活,更為世人成就救贖。願我們每次的突破,都不單對我們自己有益,而是令我們成為對別人有益的人。奉主耶穌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