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勝惡] 1月19日, 2022

以善勝惡

經文《詩篇》35:14

我這樣行,好像他是我的朋友,我的弟兄;我屈身悲哀,如同人為母親哀痛。

聲演

「詩人甚麼那樣難過呢?」
「待人像朋友及兄弟,好像沒有必要吧?」
「詩人那麼哀痛,為何還要祈禱呢?」

分享

這節詩是以一種哀歌的形式表達,大概意思是,大衛表明他自己是清白的,對人友善,親如兄弟,以恩報怨,但他卻受到人無理的對待,甚是委屈。他形容自己的感受如同一個母親遭遇到喪子之痛,哀哭難過到整個人的身體都彎下了,站不起來。

當我們受委屈及被陷害,自憐、憤怒及逃避是一些無法接受現實的自然反應。

自憐,是我們無法接受現實或責任時,選擇一個替罪羔羊的方式,發洩我們對自己的不滿。這是一種過多地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慚形穢的情緒體驗。然而,積極點思考,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提醒我們,一個人是倒霉還是幸運取決於看問題的視角。

憤怒,是我我們無法接受現實或責任時,選擇一個「興師問罪」或「審判事理」的方式,拿錯誤的判斷來懲罰自己的身心。然而,積極點思考,從審判及判斷中,我們卻有機會探討成長的方向。

逃避,是我我們無法接受現實或責任時,選擇一個抽身的方式,消除自己的恐懼及難受。然而,積極點思考,逃避能為我們帶來一個短暫的緩衝空間,「透一透,回一回氣」。

然而,大衛的回應不是自憐與逃避,就算他言詞間流露了些憤怒,但他沒有停留在憤怒當中。遇上委屈及被害的處境,大衛選擇祈禱,向神傾訴,伸訴所發生的實情。神是無所不知的,祂知道人的外面,也知道人的內心,神對真相是瞭如指掌,一切都騙不了祂的。那麼,大衛敢向神如此坦率表達,不單是因為大衛相信自己對事情掌握的準確,而是他要表達,自己最需要的是神的同在,他相信神的安慰與幫助比其他方式更好,他相信神的判斷比自己的更好,他相信神的帶領比自己的更好。

從大衛的禱詞,我們看見他在哀歌中悲壯的信靠。這份對神的信靠,就是人以善勝惡的起點吧!

思想/祈禱

回顧一次受委屈的經驗,當時你做了些甚麼?有甚麼感受及想法呢?請反覆唸誦這節經文,感受大衛的心境,並祈求神幫助你在下次遇上類似情況時,以信靠神的心去回應。

禱告

慈愛的天父,
人生際遇中,有太多麻煩的人與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很多時都不曉得「何必偏偏選上我」。然而,求祢幫助我們,像大衛一樣,不自憐、不逃避、不無節制地憤怒,更憑信以禱告來到祢面前,渴慕祢的同在、安慰、幫助、判斷及帶領,尋求以善勝惡的出路。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