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六日係教會見面就夠,平日咪各自各……
呢個新人好似好難相處,都係等其他同工跟……
明明我idea好d,佢都唔聽我講嘅……
9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
10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11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
12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13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
14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15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16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這段經文承接著羅馬書第十二章前半的部分教導,既然信徒的生命在基督裏已經被更新過來,那麽在群體中應展現出新生的生命樣式。雖然看似每一句都是不同的教導,但都是圍繞著信徒之間「愛人」這中心。在「愛人」後面加上「不可虛假」强調了愛人就好像已經是自己DNA的一部分,我們會打從心底樂意去做,並不會計較去想著別人要回報自己。
保羅將主内的肢體劃分為三類人:
第一,「弟兄」是指一些教會裏面比較親近的人,對於我們可能是Cell員或同工。除了在關係上要彼此「親熱」和「推讓」,在主内的關係更進一步展現於在服事上「殷勤」和「心裏火熱」,一同在服事當中互相鼓勵和扶持。再進一步就是在靈裏同行,在生命各個階段一同經歷信仰的喜樂和忍耐,以禱告互相守望。
第二,「聖徒」和「客」是指一些都是信主不過我們不太熟悉的人,可能是其他隊工或教會的肢體。相較第一類人,如果我們對這類別的肢體好,他們未必有機會報答我們。不過,經文還是教導我們要「幫補」和「一味款待」他們,即總之就幫,幫得就幫。
第三,「逼迫你們的」雖然看似是指一些不信和敵擋信徒的人,但從14-16節整段去分析,其實這裏是指那些在信仰群體中與我們鬥氣或有過節的肢體。不過,這些都不應蓋過我們在主裏的關係。肢體之間會有性格或意見不合,同時意味著有彼此配合的空間。在主内不是講求誰比誰好,而是如何互相造就,一同在群體中成長。
讓我們此刻安靜下來,想想我們在教會中遇到不同的肢體,以及他們的需要。
邀請你此刻為不同的肢體禱告,為到與我們關係密切的同工、那些我們見過面但又不熟悉的肢體,以及那些與我們相處不來的肢體禱告。
親愛的主,感謝祢先愛我們,我們才能在主内成爲肢體,彼此相愛。祈求祢教導我們以祢的愛去弟兄姊妹,在信仰路上互相同行和守望,同建這愛的團契。以上的禱告,是奉恩主耶穌基督的名字,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