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耶穌和門徒到了眾人那裏,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跪下,
15 說:「主啊,憐憫我的兒子!他害癲癇的病很苦,屢次跌在火裏,屢次跌在水裏。
16 我帶他到你門徒那裏,他們卻不能醫治他。」
17 耶穌說:「噯!這又不信又悖謬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裏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
18 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裏來吧!」耶穌斥責那鬼,鬼就出來;從此孩子就痊癒了。
19 門徒暗暗地到耶穌
20 跟前,說:「我們為甚麼不能趕出那鬼呢?」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
21 至於這一類的鬼,若不禱告、禁食,他就不出來。」
22 他們還住在加利利的時候,耶穌對門徒說:「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裏。
23 他們要殺害他,第三日他要復活。」門徒就大大地憂愁。
耶穌與彼得、雅各和約翰剛從山上下來,便遇上一位父親哀求耶穌醫治他患了癲癇症的兒子,並表示那沒有一同上山的九位門徒幫不了忙。耶穌卻引用摩西對以色列人的言詞(申卅二5),去責備門徒和在場眾人的不信。從耶穌回答門徒的提問之中,學者推斷門徒雖然接受耶穌所賜的治病趕鬼的權柄,但是,對耶穌作為基督、神兒子的身分和使命,則未有充分的了解和相信,故此,當他們遇到未能將鬼趕走的挫折事件時,顯然信心也被動搖而無法完成使命。耶穌指出要有芥菜種的信心,就是一顆活著的信心,可藉著不斷經歷神而成長的,所以即使一點兒的信心,都能使人為神成就超乎人能力所及的大事,關鍵在於將信心建基於大有能力的神身上。增強信心的關鍵要訣是——禱告、禁食,這些並非是向神要求甚麼的行為,反而是藉此而叫人放下自己的執著、謙卑地向神降服,就做到專心、全心全意地依靠和親近神,貼近神的心意,人對神的懷疑或不信自然便會消減,信心便會堅固。
若要在自己的生命中經歷神,以致可以對神有芥菜種般的信心,便要多藉禱告親近神,體貼神的心意;若要明白神在自己身上的心意,則不能不花時間去研習神的話語。今天我們願意付上多少時間在禱告和讀經的功夫上呢?
進入大齋期第二週,我們讀到耶穌第二次預言自己在耶路撒冷的受苦,亦表示祂要離開門徒的時間迫近,門徒將要以信心去承接耶穌的天國使命。耶穌在這個故事中,刻意要將學習增強信心的關鍵要訣教導門徒。同樣地,今天教會承傳主耶穌基督的教導,在建立內部一些制度時,也會特別考慮到如何幫助肢體們操練信心。
在永光堂,任何弟兄姊妹若要納十一奉獻,必須向教會申請,與長老面談,再等待批核,然後才可以開始奉獻。相信在海內外的教會之中,也鮮有類似的規定。這當然不是教會刻意「擺姿態」,而是有其牧養考慮。
正如主耶穌的教導,信心是要慢慢的成長的。故此,教會希望每一位有意納十分一的肢體不單認同自己作為神家一分子而要對教會負上基本的責任和義務,更樂意對神豐厚的恩典作出回應,並且緊記主耶穌向神子民發出的挑戰:「你們的財寶在哪裏,你們的心也在那裏。」(參路十二34)十一奉獻之所以是一項信心的行動而不是一般的捐獻,因為這是一項一生的奉獻承諾,開始了就不應隨意停止。而且,這奉獻並不是在收入有餘的情況下才作出的,而是如以色列民在每年收成中先取十分之一歸給耶和華為聖一樣(利廿七30)。換言之,餘下十分之九就是下次收成前的食糧,「是否足夠?」這個問題,就是對神信心的關鍵所在。
門徒因對耶穌的真正身分認識不足,以為治病趕鬼的能力可屬自己所有,固然是無法履行行使耶穌所賜予的能力與權柄。相反,人若以為自己所能使用的資源全是靠自己而得的時候,則無法獲得信靠神的經驗。惟有當人認定主耶穌基督為生命之主,透過履行祂的教導而經歷與祂同行,信心才可以一點一滴地累積,就如芥菜種一樣慢慢茁壯成長,直至他能相信神必不會叫實踐祂教導的人獨自面對困難,必要保守引領每一位真誠信靠祂的兒女,也必供應他們的一切所需。十一奉獻其實是一個很惟實的操練,所謂「錢財身外物」,人若連金錢也吝嗇,「背起十字架來跟從主」便無從談起了!
慈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更渴慕認識祢,使我們也願意以信心去履行祢的教導,在生活中的困難與挑戰之中,操練與祢同行的信心,突破靈性生命的信心限制,接受並配合祢的天國使命,奉主耶穌基督之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