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的敬虔] 4 月3 日 福中之福,福中知福

文:曾寶玲牧師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基督徒若不知做上主兒女的福氣,就會把上主的救恩看為平淡。

詩廿三


1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2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3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5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經文淺釋

上主不同的形象密集地出現在詩篇中:耶和華是「供應者,provider」(1 節),「賜平安者,peace-giver」(2 節),「醫治者,healer」(3 節),「安慰者,counselor」(4 節),和「得勝者,victor」(5 節)。上主豐富的形象(who God is),襯托出神的子民(who we are)是何等有福;詩中雖然沒有直接出現「有福的」一詞,卻清楚地刻畫著,被神牧養是何等有福!第6 節的「慈愛」是立約的用詞,指上主對人的愛堅實可靠,且旺盛有力,因為「隨著」原文是「追趕,緊纏不放」的意思。

思想問題


身為上主的子民,我們該知道我們跟上主有著緊密相連的關係,祂對我們的愛是信實到底的。我們在上主豐盛的恩福裡如何作知福的回應?我們在人生不同的角色上如何反映上主的豐盛,且將祂的恩福傳開?

分享

現代人活在物質豐富的世界裡,容易養成「理所當然」(take it for granted)的生活態度。「理所當然」是較貼切的用字,俗語說的話便是「老奉」,意思是一些人物、事情,因為存在已久,或者來得太自然、不顯眼,因而令我們忘記了他/她/它的存在,又或者覺得太平常而忽略了他/她/它的價值。最常見的例子是父母或伴侶為我們所做的一些瑣事,我們往往因為這種心態而忘記道謝,甚至覺得應分。

希臘一個村鎮有一項古老的習俗,就是一年之中,至少要讓家庭主婦能夠享受一天悠閒自在的日子。依照這習俗,鎮上的婦女,在這一天都把所有的家務交給她們的丈夫負責。無論洗衣、煮飯、打掃、照顧小孩,裡裡外外各種事情都由丈夫處理。做丈夫的不得藉故外出,也不得僱人代做,更不可把工作留待明天給太太做。如果有丈夫到街上閒蕩,就會被眾人以潑冷水處罰。他們這樣做,用意甚善:一是要讓丈夫們知道妻子所做的家務工作並不簡單,是很辛苦的;二是要丈夫們知道自己是有福的,因為有那麼好的妻子。

今日有不少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健康而不知健康是福,有書可讀而不知讀書是福,有父母管教而不知有父母是福,有伴侶同行相扶而不知有伴侶是福,有傭人幫忙而不知有傭人是福,有自由的生活而不知自由是福,有事奉上主、服務人的機會也不知是福。總是要等到失去後才知後悔,才懂珍惜,才明白過來。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基督徒若不知做上主兒女的福氣(就如浪子故事裡的大兒子),就會把上主的救恩看為平淡,以為沒有甚麼了不起,也就不會怎樣感激、感謝了。

願上主的兒女都能在福中知福而感謝,而不是失去福後始知後悔。

禱文


上主,祢是萬福源頭,祢是福中之福,每日祢賜福無量,我們蒙福的罪人卻常被世界誘惑,偏離真理,容易輕看救恩,視為理所當然,求上主憐憫赦宥,保守我們的心與祢相連,幫助我們福中知福。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