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的敬虔] 3月25日 你與那人是一夥的嗎?

文:梁靄庭牧師

失敗的經歷叫我們更加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軟弱及盲點,更加謙卑地倚靠主耶穌的帶領,在世活出榮耀主的生命。

路廿二54~62


54 他們拿住耶穌,把他帶到大祭司的宅裏。彼得遠遠地跟着。
55 他們在院子裏生了火,一同坐着;彼得也坐在他們中間。
56 有一個使女看見彼得坐在火光裏,就定睛看他,說:「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夥的。」
57 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他。」
58 過了不多的時候,又有一個人看見他,說:「你也是他們一黨的。」彼得說:「你這個人!我不是。」59約過了一小時,又有一個人極力地說:「他實在是同那人一夥的,因為他也是加利利人。」
60 彼得說:「你這個人!我不曉得你說的是甚麼!」正說話之間,雞就叫了。
61 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62他就出去痛哭。

經文淺釋

彼得三次不認主的敘事,加插在耶穌被捉拿及在猶太公會的祭司長及文士的審判中間。路加的描述是引自馬可,而馬可則是從彼得口中得悉這中間的小插曲。耶穌在猶太公會及羅馬政府的正式審問下,毫不畏縮,並勇敢面對所要承受的刑罰。相反,彼得在祭司長的後花園只是被一些小人物詢問,卻顯得軟弱及對耶穌的不忠。在耶穌受難的敘事中,彼得三次不認主所表現的恐懼與畏縮,與耶穌的勇敢及沉着面對猶太公會及羅馬政府成了強烈對比。

思想問題


1. 你認識自己的軟弱嗎?在哪方面最容易被試探所擊倒呢?
2. 彼得對主耶穌的否認,對你有甚麼提醒呢?

分享

路加福音廿二章33節才記載彼得說過甘心同耶穌一同下監、跟耶穌一起受死,想不到隔了不多時間,他便三次不認主。這反映出人在面對壓力下所作的,往往與正常狀態下所說的有所出入。人面對壓力下作的,可能揭開了虛假的面具,更加反映一個人的內裏真相。

這情況在我過去的工作中有所領會。以往在銀行前線工作,在審批長期信貸時,見識到客戶大都表現出最好的一面,叫人相信他們是有實力及可信任的,會如期歸還貸款及利息。然而,銀行一定會自行再按所收到的資料作出信貸評估,對客戶的還款能力作出壓力測試。因為貸款年期越長,外圍經濟狀況如利率的變化、行業的波動,也會對客戶營業額及盈利水平有所影響。而這些因素正正是會影響公司的現金流,若現金流減少便會影響其還款能力。壓力測試就是模擬幾種不同的情況出現下,客戶是否還有足夠的儲備償還貸款。若當所有最壞的情況都出現,客人仍然有足夠的儲備作還款,才能總結出這客戶是實力雄厚,可放心借款給他們了。

彼得也是在壓力測試中。但彼得在這測試中失敗了,他在耶穌面前所展現的信心,原來只是血氣之勇。彼得只是被一個在聖經中連名字也沒有的小人物一問,表現得驚惶失措,「不認得他」、「我不是」、「我不曉得你說的是甚麼」是他對跟隨了三年的主耶穌的完全否認。很多時在平順的日子,人都會樂觀地把理想當作現實,但當試驗來到,才看出自己真正的軟弱,人往往是要在這些關鍵時刻,才浮現出真正的自我來。彼得對主耶穌的信心及忠誠,是這麼的脆弱,不堪一擊!

然而,這測試對彼得來說卻改變了他的生命,彼得看到自己的軟弱,但他並沒有放棄自己,或自怨自艾,陷入了過度憂心及負面的情緒中。相反,他痛哭過後,仍然開放自己的心靈,勇敢地面對耶穌。彼得在提比哩亞海邊遇上復活的主耶穌,更是急不及待地跳到海裏,要立即與主耶穌見面。故此,耶穌在復活後三次堅固彼得,最後彼得成了早期教會的領袖。彼得的故事教導我們,面對失敗也不要對自己灰心失望,失敗的經歷叫我們更加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軟弱及盲點,更加謙卑地倚靠主耶穌的帶領,在世活出榮耀主的生命。

禱文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對我們的大愛,祢的愛是無條件的。縱然我們是多麼的軟弱,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未能合乎中道的看自己,甚至乎我們很多時也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弱點,但天父,祢認識我們比我們更多,祢知道我們的軟弱,並接納我們的不足。祈求祢堅固我們對主耶穌的信心,幫助我們以勇毅的心面對每天的屬靈爭戰,願意開放自己的心靈讓祢介入幫助我們,好使我們的餘生能為祢所用,見證祢的愛與大能。以上禱告是奉恩主耶穌名字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