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的敬虔] 3月8日 「來,跟從我!」

文:麥日強牧師

倘若世界的價值、傳統和人際關係竟然妨礙或限制我們跟隨主耶穌,我們的靈性,仍然未曾活着。

路九57~62


57 他們走路的時候,有一人對耶穌說:「你無論往哪裏去,我要跟從你。」
58 耶穌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
59 又對一個人說:「跟從我來!」那人說:「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
60 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
61 又有一人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裏的人。」
62 耶穌說:「手扶着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

經文淺釋

經文由三段對話組成,內容是跟隨主耶穌、作主門徒的教導。當時耶穌正走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為要成就救恩。在第一段對話中,耶穌以動物也有安居之所與自己為了傳天國的道而風餐露宿作對比,指出人若要跟從祂,必須認清和計算所需的代價。第二段對話,「埋葬父親」是猶太人視為最優先和重要的人生責任和信仰本分,但耶穌的回答是顛覆性的,意思是:不要讓靈性死亡之人所注重的事情阻礙履行傳揚天國的道之責任和本分。第三段對話,「先去辭別我家裏的人」之請求,說穿了,是人根據自己過往的種種生活經驗、奮鬥成果和對生活素質的期望,為跟隨耶穌設下條件,耶穌的回應表明跟隨祂必須是無條件的;如果設下條件,將難以完成耶穌託付的使命,結果是「不配進神的國」。事實上,如果人認識主恩之浩大後,仍然不知取捨,以未認識主之前的生活經驗或不信的人對生活質素的期望為跟隨主設條件,這無疑是不信,又怎能進神的國呢?

思想問題


1. 跟隨主耶穌、作主耶穌門徒,就是把主耶穌的吩咐放在最優先的地位,否則便是不信。當下可有甚麼事情阻礙你把主耶穌的教導或呼召放在人生最優先的地位?
2. 請向主耶穌祈禱,求祂加力給你,讓你可以跟隨祂、學效祂,作祂的門徒。

分享

〈十架頌〉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兩番雞。
五千鞭撻寸膚裂,六尺懸垂二盜齊。
慘慟八垓驚九品,七言一畢萬靈啼。

初信主的時候,偶然讀到這首描述主耶穌從被捕到殞命的七言律詩,沒想到竟是清朝康熙皇帝的作品。翻查歷史,原來基督教大公教會的傳教士在清初頗得到皇帝的信任和禮遇,耶穌會的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便是首位被順治皇帝封為欽天監的傳教士,掌管觀察天文和推算曆法的工作,後來更被封為通政使,這可是一品大員。

康熙繼位,成功掌管朝政後,又任命了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繼任欽天監之職,准許傳教士公開傳教和興建禮拜堂。傳教士之所以得到重用和厚待,當然與他們學識淵博,對朝廷貢獻非淺有關。〈十架頌〉絕非附庸風雅之作,從它對主耶穌受難情景的描述,我們可以想像康熙對主耶穌的認識是下過一番功夫的。

基督教大公教會既然曾經得到清朝皇帝的祝福,為何後來卻未能在中國廣傳呢?原因是與死人之事有關。1704至05年間,道明會的會士因為不滿耶穌會容許中國的基督徒在信主後仍然祭祖,所以向遠在千里之外的羅馬教廷投訴,羅馬教廷於是派特使向康熙皇帝傳達教皇的諭令,要求全面禁止教徒祭祖。這行動使康熙大怒,不但拒絕遵從,而且把教廷的使臣押至澳門囚禁,後來更發展成禁教,雖然仍有少數傳教士獲准在朝廷供職,但因此使基督教錯失了在華奠基發展的機會。

如果當時教廷能夠恰當地處理,中國黎民沒有失去聽聞福音的機會,基督教在中國的歷史可能會改寫。當時康熙雖然對基督信仰有好感和興趣,但他仍未是一個蒙恩得救的基督徒,羅馬教廷卻以政治渠道要求教外的帝王康熙下令禁止中國信徒祭祖。此舉破壞了康熙對基督教的印象,甚至引發日後的禁教,這確實是教會宣教史上值得商榷之處。事實上,教會應以屬靈的感染和教導,帶領信徒遵守聖言和純正的信仰,乃至成為委身召命的門徒,而不應要求中國帝王以行政手段來把信仰要求變成政令。可惜因為當時在華傳教士錯判形勢,和教廷與中國文化之間存在的隔膜,以至使教會錯過了一次讓福音可以在中國大地廣傳的機會。

但身為委身於基督的忠信門徒,就必須服膺於神的話語和信仰的要求,拒絕任由世上的權勢掌控自己的心思和行事為人。基督門徒當以神的話語和天國的價值守着自己的身分,並為了傳揚神的道而脫盡世界一切的覊絆。世人所殷切渴求的,如生活的需求(如不惜窮一生之力以獲取「枕頭的地方」)、人倫的期望(如世人重視的嫁娶喪葬事宜),乃至美好的人際關係,都不能成為回應和委身於神聖召命的絆腳石。倘若世界的價值、傳統和人際關係竟然妨礙或限制我們跟隨主耶穌,我們的靈性,仍然未曾活着。主耶穌說:「手扶着犁的向後看的人,不配進神的國。」(參路九62)

禱文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的代贖洪恩,求祢讓我們時刻緊記祢為救贖我們而不惜付上的沉重代價,幫助我們懂得不再為跟隨祢設條件;求祢加力給我們,使我們不再讓靈性死亡之人所注重的事情阻礙自己作祢的門徒,以至能切實地回應祢的救贖之恩。以上禱告是奉恩主耶穌名字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