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畏罪潛逃
文:曾寶玲牧師
認罪不是軟弱的記號,乃是我們拒絕讓罪存在自己生命中的明證。
經文:詩卅二
聆聽版
大衞的訓誨詩。
得赦免其過、遮蓋其罪的,這人是有福的!凡心裡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盡,如同夏天的乾旱。(細拉)
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我說:我要向耶和華承認我的過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惡。(細拉)
為此,凡虔誠人都當趁你可尋找的時候禱告你;大水泛溢的時候,必不能到他那裡。你是我藏身之處;你必保佑我脫離苦難,以得救的樂歌四面環繞我。(細拉)
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戒你。你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必用嚼環轡頭勒住牠;不然,就不能馴服。惡人必多受苦楚;惟獨倚靠耶和華的必有慈愛四面環繞他。你們義人應當靠耶和華歡喜快樂;你們心裡正直的人都當歡呼。
經文淺釋
詩篇三十二篇是七大悔罪詩之一,按猶太傳統,每逢贖罪日,祭司會帶領會眾一同唸誦此詩,在神面前切實悔改。本詩以宣告有福為引言,又以勸勉警戒為宗旨,內容上感恩與智慧之言互相交織。經文第4、5、7 節句末有「細拉」兩字,表示音樂休止片刻,供會眾默想的時間。本詩用字很一致,「過」或「過犯」於第1 及5 節,第1 節「遮蓋」與第5 節「隱瞞」為同一個字,第6 節「虔誠」跟第10 節「慈愛」為同一字根,「環繞」在第7 及10 節出現。
思想問題
聆聽版
- 到底有多少時候,我們頑梗得像那無知的騾馬,不遵循神的旨意,逼得神只好用環境把我們圈到順服的地步?
- 只要認罪,赦罪的恩典一定來到。我們有否捉緊神將我們的罪除去,不再記念、不再追究的寶貴恩典呢?
分享
「你在哪裡?」(創三9 下)聖經中神直接對人說的第一句話,是一個尋問。
聖經在創世記一開始就已經揭露了我們始祖的醜事,亞當、夏娃犯了罪,該隱犯了罪,他們的反應與後代子孫全然一樣:「遮掩罪行」。先是犯罪、「遮掩」、怕被「揭發」,以更大的罪「遮掩」前面的罪,愈遮愈大。這就是被罪役使與駕馭,貴為君王、蒙神揀選的大衞也無法倖免。
聖經告訴我們要「認罪/ 悔改」,相對於「不認罪/ 遮掩」,這是告誡大家若犯了罪,必須要立即「停止」,否則就會被罪駕馭。「停止」就是認罪悔改的首要動作。「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創四7)人無法避免犯罪,但犯了罪只要認罪,就能制伏罪的役使。認罪就好像對罪下一道「停止令」——「到此為止,我不再受你的挾制」。
背向了上帝就是罪;停步,回轉,歸向上帝就是悔改。一般的哲理只幫助我們在人生取向上作不同角度的調校,惟有一百八十度轉向上帝才是一個徹底的悔改。聖經的教導就是這樣直接,脫離罪惟一的方法就是認罪悔改,別無他途。儘管再大的滔天大罪,已經有主耶穌為我們承擔了,只要悔改就一切洗清,不再有罪的枷鎖。
人很軟弱有限,在一生裡難免做錯事和遇到遺憾的事。但若因為想「遮掩」,產生的敗壞將令人髮指。要停止「掩飾」,只有認罪悔改。認罪不是軟弱的記號,乃是我們拒絕讓罪存在自己生命中的明證。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三2;四17)主耶穌的先鋒及主自己在傳道之始,也不約而同作出這麼重要的宣告。
禱文
聆聽版
神啊,求祢憐憫我們,讓我們能看見自己軟弱的本相,免得我們自滿,失去警醒的心。求祢憐憫我們,讓我們能在祢的恩典裡不斷地悔改,經歷罪得赦免、與祢並與人關係復和的喜樂與平安。願祢賜下聖善的力量,讓我們能作主耶穌的門徒,走在公義和良善的路上。奉主耶穌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