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的敬虔] 3 月 26日

朝聖者的行動:生命的投放與旁觀的談論

文:黃月英牧師

「朝聖者的談論」和「窮寡婦的奉獻」成為聖殿上兩幅截然不同的圖畫。當其他人在談論聖殿的外觀和運作時,窮寡婦卻無聲地奉獻;當可供談論的物質建築灰飛煙滅時,窮寡婦的奉獻心志卻為基督耶穌所記念、為萬代所傳頌。

經文: 路廿一1 – 6

聆聽版

耶穌抬頭觀看,見財主把捐項投在庫裡,又見一個窮寡婦投了兩個小錢,就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所投的比眾人還多;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有人談論聖殿是用美石和供物妝飾的;耶穌就說:「論到你們所看見的這一切,將來日子到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


經文淺釋

這段經文是記載主耶穌在受難前的一週在聖殿的事蹟。當時,耶穌每天都前往聖殿教導百姓,回應祭司長和文士的質詢。在芸芸人群之中,耶穌卻留意到那毫不起眼的窮寡婦。在耶穌的眼內,她兩個小錢的捐獻表達出她全然的奉獻,她活出了信仰的豐盛和貧乏者的慷慨。「有餘」的捐獻和「自己不足」仍作出的奉獻的分別,在於捐獻者以信心作出委身的行動,比捐獻的數目更為神所重視。

經文接著記載主耶穌繼續留意進入聖殿的朝聖者,祂留意到有些朝聖者被聖殿的榮美莊嚴所吸引,他們正在談論甚麼構成聖殿的宏偉和神聖。他們認為構成聖殿建築的「美石」和朝聖者的「供物」,使聖殿的華美得到表達和信仰的行動得到實踐。當朝聖者陶醉於華美的聖殿時,耶穌卻預言聖殿將面對被毀的事實。誠如主耶穌所言,主後七十年聖殿不復存在,華美的景觀一去不返。

這裡,「朝聖者的談論」和「窮寡婦的奉獻」成為聖殿上兩幅截然不同的圖畫。當其他人在談論聖殿的外觀和運作時,窮寡婦卻無聲地奉獻;當可供談論的物質建築灰飛煙滅時,窮寡婦的奉獻心志卻為基督耶穌所記念、為萬代所傳頌。


思想問題

聆聽版

  1. 窮寡婦的捐獻行動引起耶穌的注視,她的行動在耶穌眼中何等美麗。今日我們怎樣看待自己所作出的委身行動?我們又認為耶穌怎樣看我們所作出的委身行動?
  2. 在學習如何委身基督的路途下,很多時我們太介意別人的評價,有時別人的批評令我們灰心,甚至一氣之下考慮放棄委身事主,非常可惜。有時別人的讚賞又使我們沾沾自喜,於是不斷在事奉的路上追逐別人的稱譽,身心疲累。讓我們重新確定為我們作最後評價的是基督,請思想今天我們的事奉和委身行動是否蒙祂喜悅。

分享

窮寡婦的行動,表明她對那「兩個小錢」充滿了信心,她一方面相信神會使用這兩個小錢,另一方面又相信在奉獻之後,神自會對她有供應,她對神放心又信任。這窮寡婦既無名無姓也無言無語,但其信心不小於亞伯拉罕。可是,人往往以貌取人,錯過了身邊無數在屬靈路上以信心前行的窮寡婦。其實,神的家都是由看來平凡的人那不平凡的信心行動所建立起來的。他們委身的行動支持著很多神的僕人繼續努力憑信前行,經歷兩個小錢的無盡祝福。讓我們彼此肯定,從各人身上學識信心和委身的功課。在這裡,我不期然地想起一個故事︰


有一位婦人,穿著褪色的條紋裙衫,踏出波士頓火車站;她的先生穿著起了毛球的西裝,跟著後面。他們四處張望,慢慢走向哈佛大學,來到校長辦公室的外廳。

秘書一眼便看出這對夫婦來自鄉下,他們顯然與這間最高學府毫不相配,應該是找錯了地方。她皺起眉頭。

那位先生緩緩地說:「我們想見校長。」

「他一整天都很忙。」秘書想把他們打發走。

婦人回答:「我們可以等。」

幾個鐘頭過去了,秘書沒有理他們,希望他們會不耐煩地自動離開。但是他們沒有走。最後秘書沉不住氣了,只好向校長通報。

她對校長說:「可能他們跟你見個面後,就會願意離開了。」

校長嘆了一口氣,同意見見他們。像他這樣重要的人物,顯然不可能為他們而浪費時間,不過他不願意讓褪色的裙衫和起毛的西裝,破壞校長辦公室外廳的形象。他板著臉、昂首闊步地走向這對夫婦。

婦人向他說:「我們有個兒子,在哈佛讀過一年書。他很喜歡哈佛,在這裡很快樂。可是一年前,他出了意外,過世了。我們夫婦想為他在校園立個紀念。」

校長略感意外,但他並未被打動,旋即不耐煩地回答:「夫人,我們不能為每一個上過哈佛而過世的學生立紀念碑,如果這樣做,校園就會像墓園一樣了。」

「不是的,」婦人趕緊解釋:「我們不是要立一個石像,而是想送一棟建築物給哈佛。」

校長一面打量這對穿褪色裙衫、起毛西裝的夫婦,一面大聲說:「別傻了!你至少要捐五百萬美金才夠!」

這位婦人沉默了一陣。校長頗為自得,以為這下子可以讓他們知難而退了。沒想到老太太轉向先生,小聲的說:「辦大學只需要這一點錢嗎?我們何不自己來辦一所?」

她先生點點頭。校長滿面錯愕,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史丹佛夫婦(Mr. and Mrs. Leland Stanford)站起來,走了出去。後來他們到加洲的Palo Alto 市,用自己的名字蓋了一所大學。這座建於一八八五年的名校,是為了紀念一位哈佛所不在意的學生。


以上的故事一再提醒我們不要以貌取人,人的匆忙和功利往往使我們錯過了身旁美善的人和事。最後,讓我們在委身的行動上,不要只停留在「談論」的階段,面對神的家的需要,每一個委身行動,都在建造和擴張神家的帳幕。


禱文

聆聽版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我們都活在祢的看顧和供應下,求祢叫我們不要吝嗇,願意在信仰路上作出委身的行動。也請祢常常提醒我們不要在這些行動之後,期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察驗我們的動機,不要讓驕傲和虛榮著床心間。請祢幫助我們學曉將委身的行動如祭物一般獻給祢,為要討祢的喜悅。奉恩主耶穌基督名字而求,阿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