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默想] 9月7日

新約經卷:羅十二9~21 週四
12:9 愛人不可虛假。惡,要厭惡;善,要親近。
12:10 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
12:11 殷勤,不可懶惰;要心裏火熱,常常服事主。
12:12 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
12:13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
12:14 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
12:15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
12:16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為聰明。
12:17 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12:18 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
12:19 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12:20 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
12:21 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淺釋:
《羅十二9~21》是保羅在信徒生活守則上進一步的勸勉,分別以愛與善成為兩個大段落的主題。首先,保羅在第9~16節以愛作為生活的基礎來回應討神喜悅的生活(1~2節);第一個要求是不可虛假,「不可虛假」原本由「不」和「演戲」所組成,換言之,信徒不能像演戲般人前人後兩個樣式,反倒要以真誠的愛待人,建立起由屬靈價值所引導的關係(9~10節)。其中第13節的「一味地款待」,有熱心竭力去接待的意思,因此,保羅再三提醒信徒,事奉待人有如服侍主,要存著熱心、忍耐、慷慨、殷勤的態度(11~13節)。接著,保羅在第14~16節用了四次的命令語氣吩咐信徒,帶著喜樂、謙卑和同理心才是以愛為基礎與人相處之道。到了第二個段落(17~21節),保羅教導信徒回應作惡之人的方法,在第17、19和21節以三個「不」強烈指出,對任何人都不能被惡所勝,其中「伸冤」就有懲罰的意味,而第21節的「勝」又有被壓倒的意思,由此,保羅要重申神才是最終的審判者,而良善才是壓倒惡人惡事的惟一途徑。
反省:
在事奉及待人處事方面,保羅要求羅馬信徒要以愛與善作為生活的基礎,是面對不同的人與事的方法。今天,我們是否以愛與善作為生活的準則?讓我們真心相信保羅的教導,愛與善是壓倒惡人惡事的惟一方法,是討神喜悅的生活方式。

代禱:青年及長者團契
  1. 小組是教會生活的基本單位。小組組長肩負引導組員屬靈生命成長,維繫組員關係的職分。請為小組組長祈禱,求神保守各位小組組長有活潑的靈性,激勵他們持續追求屬靈生命的長進,與神有親密的結連,並賜他們處理肢體關係的智慧,堅固他們對組員守望提醒的勇氣,加添他們帶領小組信心;又求神保守各位組員,讓他們懂得配合組長的領導,一同把小組建立成可以盛載生命的地方。
  2. 暑期過去了,學童重返校園也意味著協助照顧兒孫的長者也有新的適應和動向,求上主讓保守長者們能有身心靈的健康,既能成為兒女的適時的幫助,也能在照顧孫兒中得著安慰和喜樂。祈求神也使用石屋家園的「週二長者團契」,讓長者們能在當中找到同行和守望,也能透過團契中愛與接納的氛圍得以認識主耶穌的愛。也加添同工愛和關懷的動力,領受主耶穌大使命的吩咐,在組內以愛和真理與長者組員建立關係,領人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