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藝環牧師
營營役役的生活,少不免會消磨人的意志;但是,
復活的主就是要在我們感到備受蹉跎的歲月中,
打破我們對生命所抱著的悶氣。
【第九站】
2 有西門.彼得和稱為低土馬的多馬,並加利利的迦拿人拿但業,還有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又有兩個門徒,都在一處。
3 西門.彼得對他們說:「我打魚去。」他們說:「我們也和你同去。」他們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並沒有打著甚麼。
4 天將亮的時候,耶穌站在岸上,門徒卻不知道是耶穌。
5 耶穌就對他們說:「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他們回答說:「沒有。」
6 耶穌說:「你們把網撒在船的右邊,就必得著。」他們便撒下網去,竟拉不上來了,因為魚甚多。
7 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那時西門‧ 彼得赤著身子,一聽見是主,就束上一件外衣,跳在海裏。
8 其餘的門徒離岸不遠,約有二百肘,就在小船上把那網魚拉過來。
9 他們上了岸,就看見那裏有炭火,上面有魚,又有餅。
10 耶穌對他們說:「把剛才打的魚拿幾條來。」
11 西門.彼得就去,把網拉到岸上。那網滿了大魚,共一百五十三條;魚雖這樣多,網卻沒有破。
12 耶穌說:「你們來吃早飯。」門徒中沒有一個敢問他:「你是誰?」因為知道是主。13 耶穌就來拿餅和魚給他們。
不少釋經學者都認為這章是〈約翰福音〉的「後記」。第一部分講述復活的耶穌希望以一個神蹟來使門徒重新振作。門徒回到提比哩亞海( 加利利湖) 打魚,究竟是遵照主的吩咐而回到家鄉 ( 參可十六7;太廿八10),還是他們因見耶穌已死而灰心喪志?學者們仍未有一致的意見。無論如何,門徒像在未跟隨主時一樣,在湖中打魚;他們所經歷的,也像當初遇到主耶穌時一樣,整夜勞力沒有打著甚麼( 參路五5)。耶穌此時出現,像當天呼召彼得時一樣,指示他們下網;門徒也像當初一樣,得到意料之外的豐富漁穫。門徒因這一幕認出這人就是主耶穌!但是,約翰描述「沒有一個敢問他」,只想等待主耶穌自己揭露身分。門徒這時的情緒必然是非常複雜,當中所夾雜的心情,究竟是灰心?是膽怯?還是期待呢?
在我們信心軟弱之際,回顧當初遇見主的經驗,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恢復信心的方法。主耶穌要向我們發出指示,要叫我們再次經歷祂的恩典,我們就認出祂是復活的主,我們是否願意如昔日遇見祂時那樣順服呢?
復活的主啊,祢沒有叫我們不好好為未來作預備,而是要我們聽從祢的話而行,無論我們希望突破個人靈命、事奉、學業或事業上停滯不前的光景,還是想修補已破裂的人際關係,祢都吩咐我們「撒下網」,就是叫我們盡其所能之後,經歷到神在我們生命中作工,叫我們最終得到超過我們所想所求的收穫,使我們驚訝!感謝祢。奉主耶穌基督名祈求,阿們!
《主必扶助》( 曲/詞:馬錦興)
上主!此際請祢安撫我心,使我剛強,盡去我傷感;
助我可踏前,使我勇氣重現,將我點燃,為祢爭戰。
祢是世界之光,用愛驅盡冬寒,危機中總會在我旁;
賜下每個應許,令我恐懼消除,神恩滿載心裏!
上主!此際請祢掌管我心,風雨來侵,容我見證福音;
任世間險惡,總會替祢發光,不再迷惘,朝向標杆奔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