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你要趕緊地到我這裏來。
4:10 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撻馬太去;
4:11 獨有路加在我這裏。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
4:12 我已經打發推基古往以弗所去。
4:13 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
保羅在上文中提到自己離世的時候到了,也就是說,保羅知道這次他不期望能獲釋,甚至可能快要面對殉道。所以,保羅很逼切要提摩太去羅馬見他,而這也是保羅寫提摩太後書的一個重要目的。保羅在10~12節中提到保羅宣教團隊的同工,包括底馬、革勒士、提多、路加、馬可、推基古。底馬被指因為「貪愛現今的世界」而離棄了保羅。「現今的世界」直譯「現今的世代」,而「貪愛」和8節中「愛慕」是同一個字,即保羅把「愛慕現今的世代」和「愛慕基督的再來」作對比。「離棄」一字語氣相當強烈,暗示底馬已背棄了基督信仰。與底馬不同,革勒士和提多是有任務在身而離開了保羅,很可能也是保羅差遣他們出去的。路加在保羅第一次被押送到羅馬的旅程中,已陪伴着保羅,協助保羅作文書的工作,而作為醫生,他也照顧保羅的身體健康。馬可年輕時曾參與保羅和巴拿巴的宣教旅程,卻中途離開了。後來,巴拿巴想讓馬可重新加入,最終導致保羅和巴拿巴分道揚鑣。這段經文顯示,保羅早已重新接納馬可,甚至視馬可在傳道的事上對保羅有貢獻。保羅已差遣推基古前往提摩太所身處的以弗所,意思就是要讓提摩太放心趕往羅馬去見保羅,同工推基古已在路上,代替提摩太牧養以弗所教會。最後,保羅叫提摩太路經特羅亞時要帶回外衣(即厚身的斗篷外套,寒冬來到時作保暖之用)和書(即「書卷」,很可能指舊約聖經的卷軸)。
快要面對死亡的保羅,內心沒有被恐懼籠罩,仍然顯出領袖的本色,發出指令,分派任務給不同的同工。到了人生的盡頭,他心之所繫的,是福音運動的推展、他所建立的教會、以及他的同工。這如何展現出「愛慕基督再來」而不是「愛慕現今世代」的生命?保羅的榜樣,對自己有甚麼提醒呢?
- 請為到香港年輕一代祈禱。他們在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的社會運動中的表現反映出,他們感到前景暗淡,對將來不抱期望,內心充滿鬱結和負面的想法。求天父憐憫和看顧他們,守護他們的心,在他們的內心中注入正面的動力。求天父賜智慧給香港眾教會的牧者,幫助他們重新認識香港的年輕人,以基督的福音改變年輕人的生命與人生。
- 香港人生活壓力大,每天如在狹縫中生存,承受不同人生角色間的壓迫與張力,但基督亦是處身於不同的狹縫之間,身處罪人與天父之間、完全神聖與人類軟弱之間……在這些拉扯矛盾之中,主基督仍勇敢地撐過來,祈求主賜我們平靜安穩的心與及內心的力量,在狹縫之中與祂一同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