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耀倫牧師
但「有仇不報非君子」還有下文,就是「有恩不報枉為人」。
報恩這回事,無須服從公平原則,反而可過分,要誇張:「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9 三月,就是西彎月二十三日,當時王的一些書記受召而來,按著末底改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語言,以及猶太人的文字語言寫諭旨,傳給那從印度直到古實一百二十七省的猶太人,以及總督、省長和領袖。
10 末底改奉亞哈隨魯王的名寫諭旨,用王的戒指蓋印,交給信差們騎上御用的王室快馬去頒佈。
11-12 王准各城各鎮的猶太人在一日之內,在十二月,就是亞達月的十三日聚集,在亞哈隨魯王的各省保護自己的性命,剪除,殺戮,滅絕那要攻擊猶太人的各省各族所有的軍隊,以及他們的妻子兒女,奪取他們的財產為掠物。
13 這諭旨的抄本以敕令的方式在各省頒佈,通知各族,使猶太人預備等候那日,好在仇敵身上報仇。
14 於是騎御用快馬的信差奉王命催促,急忙起行;敕令傳遍了書珊城堡。
參斯三12 ~ 14 的時間資料,新的諭令在兩個月又十日,即七十天之後發出。七十是特別的數字,是人一生的年月(詩九十10),又是被擄巴比倫的年期(代下卅六21);這七十天,醞釀了書珊城所有猶太人命運的逆轉。諭令的頒佈與先前相似(斯一22 及三12),這次卻刻意強調用「猶太人的文字語言」;不但如此,末底改還能隨意調度「御用的王室快馬」,說明他位極人臣。斯三13 及八11 甚為相似,包括剪除,殺戮,滅絕及擄掠財物。至於將「妻子兒女」皆滅絕,可理解為避免世世代代的種族仇殺的手段。這諭令等於准許猶太人結集軍隊(本來這肯定會被視為叛亂),而攻擊的對象是「那要攻擊猶太人的各省各族所有的軍隊」,意味著這是讓猶太人自保的行動,但「好在仇敵身上報仇」一語,卻又准許他們清洗一切新仇舊恨,不限於各族在十二月十三日發動的攻擊。
由神介入猶太人歷史這角度看,你怎樣看末底改解救猶太人滅族之禍的手法(不要忘記,滅族之禍其實是由他對哈曼的態度引起)?是純粹的以暴易暴嗎?
父神啊,
我們向祢認罪,因為我們把自己、把別人、把世界,都弄得不像樣。報仇的時候,我們為他人製造了他不當受、過了頭的痛苦;報恩的時候,我們卻沒有相同的力度。求祢幫助我們看清主耶穌的榜樣,然後致力跟隨。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坦桑尼亞
國際五旬節聖潔會世界差傳部在坦桑尼亞的教會數目持續增長,當地領袖麥林巴主教火熱事奉,信徒渴慕成長。麥林巴主教在首都城市杜篤瑪附近,購買了土地興建教會。由於資源缺乏,幾項教堂興建工程仍未能完工,但不減信徒傳福音的心志。讓我們不單為坦桑尼亞福音事工興旺而感恩,更在代禱中與他們相連,並以實際捐獻支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