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8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9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
「我知我知,『亞伯蘭』即係『亞伯拉罕』!神後來幫『亞伯蘭』改名做『亞伯拉罕』啊嘛!」
「明明《創世記》描述神給亞伯蘭『指示』了『地方』,點解《希伯來書》卻形容亞伯拉罕『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
「哇!原來亞伯拉罕唔係《舊約》第一個移民家庭,而是漂泊無定的家庭!」
亞伯拉罕出生在迦勒底的吾珥,父母都是異教徒。吾珥是一個著名的城市,是不信的外邦人聚居之地,因此亞伯拉罕置身在不信的外邦人當中,但他卻因為信而成為歷代眾聖徒中惟一被稱為「信心之父」的人。在他七十歲之前都不為世人所認識。
創12:1是神對亞伯拉罕的呼召,他當時七十歲,回應了神這個召命,從吾珥遷到迦南去,開展了信心之旅。神要他離開「本地」,就是他安身立命的地方;神要他離開「本族」,就是要脫離親族的關係和照應;神要他離開「本家」即「父家」,就是要他離開自己的家庭。神呼召亞伯拉罕,要從不信世代的根中完全脫離,去跟隨神的帶領。
按神呼召的講法,神的帶領不是具體清晰的,因為「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是以將來式寫的,英文譯本“to the land that I will show you”。在那古老的時代,沒有地圖,再加上亞伯拉罕的大半生都活在吾珥,迦南是什麼地方、迦南在哪裏、從吾珥去迦南怎樣走、需要多久時間、翻過幾多高山低谷… 亞伯拉罕根本不知道。他離開吾珥往迦南,基本上不是我們所想像的「移民」。
難怪,《希伯來書》的作者在11:8寫得很客觀中肯,形容亞伯拉罕領受了神將要為他成就的啟示,但他卻不知應許何日達成,如何達成。但他卻為了這遙不可及的應許,放棄了今天可把持的一切,向那未知的迦南地啟程。一切生命的保障及前路,都只能仰望神進一步啟示及帶領。
為什麼《希伯來書》的作者形容亞伯拉罕「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因為亞伯拉罕一生多次踏足神所應許的迦南地,但沒有安頓住下來,到年老體衰仍是漂泊浪跡,過著客旅寄居的人生。翻閱亞伯拉罕的事蹟,「帳棚」不單是亞伯拉罕客旅寄居時的住處,「帳棚」也與他築壇向神獻祭及求告神息息相關,「帳棚」就是亞伯拉罕與神相親相近的地方。綜觀《創世記》,亞伯拉罕是與神最多對話的人物,難怪他也被稱為「神的朋友」!「帳棚」竟然成為了亞伯拉罕生命中蒙恩的記號。
那麼,我們該怎樣形容亞伯拉罕的信呢?他相信神會比他更愛自己,他相信神會比他自己更懂愛人自己,他不相信神會安排一條人生路,比他為自己所安排的人生路更美好。於是,面對神的呼召,亞伯拉罕將生命主權交給神,他更常常獻祭及求告神。面對神的吩咐,他毫不疑惑地聽從,哪怕過客旅寄居的人生。
從亞伯拉罕的事蹟,我們不難發現,神的應許不一定按人的想法而完滿,事態發展往往不像人所預期。你怎樣面對「不像預期」的景況?亞伯拉罕的「信」及蒙恩的記號(即「帳棚」)對我們有什麼提醒呢?請藉著禱告,向主耶穌傾訴。
慈愛的天父,
生活往往不像我們所想像、所預期。過往我們想有像亞伯拉罕的大信,卻忽略了他無論到哪裏,他都在身處的帳棚尋求祢,求告祢。求祢幫助我們更多禱告親近祢,緊緊地跟隨祢。面對將來,我們甚願懂得交託在祢的手中,相信祢愛我們,相信祢比我們更懂得愛自己,相信祢安排的一切就是最好!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