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的敬虔] 3月14日 -「新」與「舊」

文:曾寶玲牧師

在窯匠眼中,沒有做對做錯的陶泥,只有新而又新的塑造。

賽四十三16~21


16 耶和華在滄海中開道,在大水中開路,
17 使車輛、馬匹、軍兵、勇士都出來,一同躺下,不再起來,他們滅沒,好像熄滅的燈火。
18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記念從前的事,也不要思想古時的事。
19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如今要發現,你們豈不知道嗎?我必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
20 野地的走獸必尊重我,野狗和鴕鳥也必如此。因我使曠野有水,使沙漠有河,好賜給我的百姓、我的選民喝。
21 這百姓是我為自己所造的,好述說我的美德。

經文淺釋

先知呼籲以色列人不用緬懷祖先的陳年歷史,因他們將從被擄之地得釋放,經歷新的「出埃及事件」。「從前的事」、「古時的事」(賽四十三18)指神領先祖出埃及過紅海的神蹟。神在過去為祂的子民施行了大事,但若與祂將要做的「新事」(賽四十三19)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這新事是更新的,到時有彌賽亞帶來的永遠公義的秩序,治理全地,直到永遠。第20節運用了擬人法,將以色列民比作走獸,他們得知即將歸回,就歡欣雀躍。

思想問題


1. 我們對人對事的觀點是否容易規限於自己既定的框框,如聽到某段經文、某首詩歌,就直覺地將它關在自己一套想法和感受裏?
2. 我們對神的作為會否習以為常,而沒有期待新事的來臨?是甚麼使我們如此?

分享

細讀這段經文,環繞心間的是一個「新」與「舊」的問題。聖經不是經常教導我們要數算神的恩、記念祂的作為嗎?為何如今卻要忘舊迎新呢?是因為舊不如新?對一個念舊的中年人來說,實在不易理解!但也正好讓我對「新」與「舊」作一點反思。

「新」與「舊」好像是對立的詞語。「去舊迎新」、「貪新忘舊」等都是人們常用的詞句。人們對事情或思維貼上了「新」或「舊」的標籤,這個標籤也包含了他們對該事物的評價,好像「新」永遠是好的。

對事物、思維和觀點貼上標籤和作出評價,是自然不過的事。所以,長者固有的傳統思想很容易被他人貼上了「舊思想」的標籤,並且應該以「新思想」取而代之。很多父母抱着傳統養兒防老的思想,期望子女能在情感和經濟上給予支援。但是新一代卻認為這種「舊思想」應該被「新思想」取代。他們希望父母明白子女未能給予充足的支援並不代表他們不夠孝順,而是因為他們也有各自的家庭和個人問題要處理。

其實「新」與「舊」各自有它的特色和價值,新的事物和思維,隨着時光消逝而變舊;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也許,我們能揉合新舊思想,互取其長,我們將發現另一片令人豁然開朗的天地。

想起一位肢體對生命如泥的分享:陶泥是無分新舊的環保物料,在窯匠手中有無限塑造的可能,而每次都是新的塑造,在窯匠眼中,沒有做對做錯的陶泥,只有新而又新的塑造。

禱文


慈悲的天父,我們知道祢是全地的上主,祢對祢的子民守約施慈愛,求祢幫助我們不單數算祢的恩、記念祢的作為,更要把自己像泥土般常交在祢的手中,讓祢親手栽培、磨練、拆毀、更新,陶造成為合祢心意的器皿。以上禱告是奉恩主耶穌名字祈求,阿們。